大班各科教案5篇
小結:可以拿各種面值的錢幣,(合起來是10元)這樣買東西會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三、設計菜單
1.兩兩合作設計菜單
(1)吉米拿著錢來到了餐廳,他該買些什么呢?
(2)(幼兒觀察菜譜)兩兩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將幼兒設計的菜單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結:挑選食物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口味,還要想想食物是否有營養,不能偏食、挑食,當然還要算好價錢,不能超支。
2.小組合作設計菜單
(1)(幼兒觀察菜譜)四人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要既營養又實惠。
(2)互相交流設計的菜單,分享經驗。
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示:
一、實踐生活化的情境教學,遷移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過程中,我們以模擬的方式再現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讓幼兒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使得幼兒學習起來更感輕松、自然和真實。由于活動內容來自生活,活動情節豐富有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滿足了幼兒自我探索的愿望,體現了個性化的魅力,實現了幼兒快樂學習的理想。
“數學來自生活,最終必回歸生活。”這句話充分強調了數學教育的最終歸宿——用幼兒能理解的數學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幼兒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經驗以后,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了必然。活動中可激發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引導他們用相關的經驗來理解和解決問題。
“十元午餐”的設計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平時幼兒都有和爸爸媽媽一起買東西、算價錢的生活經驗,只是會不會算、怎么算、有沒有方法的問題。這種建構于幼兒經驗之上的活動,更貼近幼兒,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活動中幼兒也始終能夠圍繞著內容思考,從而達到預設的目標。但僅僅來源于生活是不夠的,活動最終的目標應該高于生活。“十元午餐”的最后環節僅僅解決吉米的午餐問題是不夠的,可以將解決問題的方法遷移到生活中,可以增加一個延伸環節,對學到的內容做個小結,讓幼兒知道以后如果有一個人點快餐的機會,也可以嘗試運用學到的方法。
二、注意教的藝術,讓幼兒在主動建構中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幼兒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的出現也正是幼兒認知沖突的關鍵時刻,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使幼兒能發現問題并產生解決問題的內在愿望,明確幼兒學習新經驗的需求和動機,同時對幼兒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合理運用間接引導,啟發幼兒學習,引發幼兒思考。
活動中幼兒設計菜單后的交流分享環節,他們一時不能馬上發現菜單中的問題,這時,教師不應急著給予幼兒提示,可提供幼兒充分觀察、思考、討論的時間,引發幼兒思考和發現其中的問題。當幼兒發現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可在此基礎上概括小結,這樣才是啟發幼兒學習,引發幼兒思考的最佳方式。
活動中幼兒的回答往往是教師預設外的答案,回避問題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教師可以思考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追問的,從而將問題挖深、挖透。例如“十元午餐”中取錢的環節,有幼兒提到取2元的,雖然教師事先準備的面值中沒有2元的,但教師可以進行追問,如果有2元的,我們可以怎么取?還有哪些好辦法?這樣既圍繞目標,也發散了問題,還豐富了幼兒的經驗。因此,教師教育的藝術,對活動中幼兒能否主動學習、樂于思考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