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動設計:長城長
設計思路:隨著主題背景下一系列活動的推進,幼兒對北京、對我們的祖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他們對北京的長城也頗感興趣,于是學習活動根據幼兒的興趣開展了“造長城”的活動。自中班以來,我班幼兒多以單獨物體組合構成畫面,并無重疊意識,因而在繪畫的表現形式上顯得單一,畫面的層次感也不夠鮮明。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從下到上作畫的順序表現物體簡單的重疊,在此基礎上試著造“幾字形”的長城城墻,對我班幼兒來說是有挑戰(zhàn)點的。在繪畫時需要讓幼兒表現美,表現長城的美。長城因其季節(jié)的變化所呈現出來的“美”是不一樣的,而以往我們欠缺將這一塊有機地融合到作品中。因此幼兒所表現的長城都大同小異,不能體現出長城在大家眼中不同的“美”,也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思維想象。加上季節(jié)交替這層含義后,幼兒就會有意識地將季節(jié)特征的明顯變化與作品本身聯系起來,從而更能加深他們對長城的熱愛和向往,表現出不一樣美的長城。活動目標:1、在理解的基礎上,嘗試按下到上作畫的順序安排畫面,表現事物簡單的重疊;2、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并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現一年四季的長城。活動準備:長城ppt;教師范例;幼兒繪畫工具活動過程:一、看長城:認識雄偉的萬里長城1、欣賞ppt中長城的圖片并提問:•看看這是什么?•它造在什么地方?•它像什么?2、為什么我們叫它“萬里長城”?看著長城你有什么感受?3、這些長城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顏色的不同?(不同的季節(jié),山上的樹葉顏色不同。所以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長城看上去會有不同的顏色。)4、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建造長城?現在的長城有什么用呢?小結:古代的萬里長城是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現在長城可是給全世界人民游覽的名勝古跡。二、造長城:表現長城的前后重疊1、大家都知道長城是造在山頭上的,但是萬里長城萬里長,怎樣才能在一張紙上畫許多的山頭呢?(從畫面的下方開始向上疊起來畫。)2、山頂上的烽火臺大小都一樣嗎?3、城墻有什么特點?(凹凸)4、示范:現在沈老師要造長城了,請你們幫我一起造。1.先有山頭:從哪里開始畫?(先畫最下面的,慢慢往上畫)數數一共畫了幾座山?2.再建烽火臺:造在哪里?(山頂上,提醒幼兒近大遠小)3.最后造城墻:烽火臺的兩邊是什么?怎么把城墻畫得長長的又不倒塌?(長城的城墻要沿著一個個山頭畫。)三、畫長城:幼兒作畫,教師指導1、引導幼兒先畫山坡,再畫烽火臺和城墻,要用流暢的線條把長城勾畫清楚;2、從前向后重疊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3、注意城墻、烽火臺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4、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顏色進行涂色;5、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四、欣賞交流:誰的長城最美最好?誰的長城最堅固?猜猜是哪個季節(jié)看到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