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曲《唱唱我的名字》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性質,學習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習將自己的名字填入進行演唱,并自如的接唱。
3.在演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兩個布娃娃:湯米和喀秋莎。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娃娃)教師:今天金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客人,你們歡迎他們嗎?
二、學唱歌曲。
(一)游戲《你是誰呀》。
1. 教師:小朋友我們來玩個你問我答的游戲,答對了就一起說:對對對。你們先來問金老師:“你是 誰 | 呀—|?”聽聽金老師是怎么回答的?
2. 幼兒問:你是 誰 | 呀—|? 教師有節奏的回答:我是 金靖 | 燕 呀 |
教師:現在我來問:你是 誰 | 呀—|?
教師邀請部分幼兒回答,注意提醒幼兒要有節奏的回答。
3. 教師:你們想知道兩個客人的名字嗎?一起來問問吧。(幼兒問,教師回答,幫助幼兒了解他們的名字分別叫:湯米和喀秋莎)
(二)熟悉歌曲《唱唱我的名字》。
1. 第一遍:
教師:他們還會把自己的名字唱出來呢?仔細聽好。(教師邊范唱邊動作。)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鼓勵幼兒根據自己聽到的進行講述,教師將幼兒回答的用歌詞進行總結。)
2. 第二遍:
教師:兩位客人還要唱一次,仔細聽唱的最多的是哪個字?
小結:唱的最多的是米和莎。(教師邊小結邊范唱幾句。)
(三)學唱歌曲《唱唱我的名字》。
1. 第一遍:
教師:我們也來唱唱湯米和喀秋莎的名字吧!(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唱邊動作。)
2. 第二遍:
教師:這次金老師唱的輕一點,你們唱的響亮一些好嗎?(引導幼兒用響亮的聲音演唱。機動)
3. 第三遍:
教師:湯米和喀秋莎介紹時可開心了,我們用開心的表情和聲音來唱一唱!(引導幼兒用歡快的表情和聲音演唱歌曲。)
教師:唱米米米和莎莎莎時是一樣的嗎?一起來聽聽。(幫助幼兒知道這兩句只有最后一句是不一樣的。教師邊小結邊范唱一下。)
教師:我們一起來練一練每個名字的最后一句。(帶領幼兒跟鋼琴伴奏練習每句的最后一小節。)
4. 第四遍:
教師:我們再來唱一唱,這次要把米米米和莎莎莎不同的地方唱出來。(引導幼兒注意唱好兩句不同的地方。)
(四)學習將自己的名字填入進行演唱,并自如的接唱。
1. 教師: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名字,想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唱出來呢?那先說說你的名字有幾個字?
如:幼兒:兩個字。 教師:應該怎么唱?
小結:和湯米一樣唱,唱兩遍。來來我是秦熙秦熙。
三個字的名字引導方法同上。
2. 教師請一位幼兒邊演唱邊提出要求:等會金老師指著誰誰就唱自己的名字,(幼兒唱:來來我是王欣瑤呀)后面我們跟瑤瑤一起唱。(瑤瑤……)
3. 組織幼兒唱唱自己的名字。
教師隨機邀請幼兒唱唱自己的名字,并提醒其他幼兒及時接唱。
三、游戲《找朋友》。
教師:我們去找一個朋友相互唱唱自己的名字吧!(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唱邊表演,活動在愉快的、溫馨的氛圍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