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育活動設計
幼兒園大班教育活動設計
設計思路:結合本月活動目標,把“秋天的落葉”作為教育活動的起點,然后根據幼兒的需要和教育目標的需要,發掘該內容中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發展。
活動名稱:《秋天的落葉》
活動目標:親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愛護植物,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在美工區投放“樹葉貼畫(添畫)”、“樹葉印畫”。
2、在科學區投放分類盤及樹葉。
3、檢查美工區的調色盤、海綿塊、彩筆、圖畫紙、固體膠、水彩并補充之。
活動進程:
1、請幼兒欣賞老師制作的“樹葉貼畫”,調動幼兒參與此類活動的愿望,激發幼兒關注幼兒的興趣。
2、請家長帶孩子一起去撿樹葉、清洗樹葉,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關注各種樹葉的不同,并盡可能地給孩子講解“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基本知識。
3、老師組織孩子按樹葉形狀、大小分類(歸類),并引導孩子注意觀察樹葉的不同特征。比如:顏色、正反面對比、葉脈的紋理、厚薄、邊緣......
4、出示“松、柏”樹葉,與孩子撿回來的落葉對比,揭示“常綠樹”、“落葉樹”的奧秘。
5、講《樹木與沙塵暴》的故事,使幼兒了解樹木的防風沙的神奇作用,促使幼兒產生愛護植物的情感,牢固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延伸:
1、師、幼一起去《美工操作區》制作《樹葉畫》;
2、或家長和孩子一起在家里制作《樹葉畫》。
3、最后,將幼兒作品作為墻飾以資展現、激勵。
活動效果:
孩子們對整個活動的全過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此過程中,孩子自始至終處于主體地位,通過親身參與撿樹葉、清洗樹葉、給樹葉歸類,發現了樹葉的諸多秘密及“落葉樹”和“常綠樹”的秘密,使幼兒的內心獲得了極大的快樂感和滿足感;特別是聽了《樹木與沙塵暴》的故事以后,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對樹木的情感,進一步增強了孩子的環保意識。同時,通過和老師、家長一起制作《樹葉畫》,也提高了孩子們動手操作能力及對美的表現力和感受能力。
XX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