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去》教案
課文(5-9節)節重點寫故鄉。
寫作者的思鄉之情以及對故鄉這個文化概念的思考。
六、品位語言,體會重點句子含義:
1、文章中最打動你的是什么?一句話,一個字,還是一段情?為什么打動你?
(學生瀏覽課文,思考幾分鐘)
生:本文寫了作者在法國的生活和對家鄉的思念,最打動我的是這樣一段話:我坐在柔和的燈霧里,聽窗外的海濤和海鷗的鳴叫,想像母親、妻子、女兒現在熟睡的模樣,隔著萬里守侯她們睡到天明。我覺得作者很戀家,這段充滿溫情的想象讓人感覺家很溫暖。
生:我覺得本文的主題還是寫家,寫故鄉的點滴。最打動我的是這樣一段話:故鄉比任何旅游景區多了一些東西:你的血、淚,還有汗水。我深有感觸,故鄉雖然不如其他地方好,但這里有他的親人、朋友有他的過去,怎能不愛呢?
生;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和他們是一樣的,打動我的文字有:我與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說笑、合影、拍著肩膀,我的心卻在一次次偷偷歸去。我覺得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很深,這份情打動了我。
生:“我當然知道,我會對故鄉浮糞四溢的墟場失望,會對故鄉擁擠不堪的車廂失望,會對故鄉陰沉連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種失望不同于對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種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边@句話感動了我,正是因為對故鄉有感情才會感到失望,而且這里面對故鄉的失望含有期望她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礙對它的真愛。這是浸著心血、發自內心的愛。
生:打動我的文字是;沒有故鄉的人身后一無所有。而萍飄四方的游子無論是怎樣貧困潦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涌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我記得老師您曾經在進入這個單元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故鄉是一個人的根,確實有了故鄉,有了家。你的心靈才有了歸宿,才會有幸福。
師:同學們感觸很深,說得很好。
1、“這里一切聲響都棄你而去”:周圍與你有關的聲音有哪些?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聲響的包圍中,每種聲音都為你而來,比如:早上廚房里媽媽“磁拉”煎雞蛋的聲音,是在為你準備早餐;晚上你房門鑰匙的轉動聲,是爸爸來看你是否弄掉了被子;學校的鈴聲是在督促你學習;街上的汽笛聲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車安全……
然而在法國韓少功的耳朵里,這里一切聲響都棄他而去……他覺得寂寞,他覺得孤獨。
2、“你拿起電話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著門鑰匙不知道出門后要去向何方!
在這里一切聲響都棄他而去的環境中,他覺得寂寞,他覺得孤獨。
3、“法語法語法語,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語的監獄無處逃遁”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聲音都為你而起。而在法國,韓少功異常孤獨,因為他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語,一種巨大的孤獨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周圍的一切與你沒有關系,你無法交流,這種孤獨寂寞感就如同在監獄。
4、“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沒有,你跳下去不會有任何聲音和光影,只有虛空。(懸崖”“深谷”的感慨)
將抽象的無形的情感——孤獨與空虛,寫得具體化、形象化。
5“對吊燈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這時候你可以知道,你差不多開始發瘋了!
以夸張手法寫無聊至極的舉動,六次已經讓人倍感無聊了,何況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讓人發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