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去》教案
韓少功
—10—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熟讀課文,感知文中的濃濃的思鄉情結。
2、了解文中體現出來的哲理。
過程與方法
1、 自主閱讀,了解作者的情感,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濃濃的思鄉情。
2、 探究與評點,適時加以評點,記錄自己的閱讀體會。
3、 思維訓練,幫助學生提升鑒賞散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家園之思的人文內涵。
教學重點:
1、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培養自主鑒賞散文的能力。
2、體會作者刻骨銘心的家園之思
教學難點: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
設計理念
本文屬于文本研習。自主閱讀,了解作者的情感,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濃濃的思之情。讓學生能在閱讀中發現思考探究問題,展開多方對話,表達閱讀感受。
教學時數:一課時
課前布置預習:
1、讓學生收集古今思鄉的相關詩句,從中逐步感知鄉思之情,
2、你所了解的韓少功;
3、閱讀文章,思考這篇文章主要是的是什么?根據不同的地點,把文章分為兩個段落,并總結每一段的大意。
4、在文中找出最打動你的是什么?一句話,一個字,還是一段情?為什么打動你?在對話欄寫出自己的閱讀體會,課上進行交流。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課前選擇播放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
聽完了這首歌曲,請談談你的感受。(1—2名學生)
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曾經傳唱中國,歌者雖然身在異鄉,但依然心系著家鄉。這也是所有游子對故鄉的心聲。它體現的是人的根的意識,落葉歸根的思想。真切地表達了游子對祖國無盡的思念與熱愛之情。歌里這樣唱到:“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比绻f張明敏是用他那動情的歌聲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那么作家韓少功則是用自己優美的文字來抒寫思鄉之情,從心里發出“我心歸去”的呼喊。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韓少功的《我心歸去》,這是韓少功到法國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考察歸國后寫的一篇著名的散文。
二、走近作者
韓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長沙市人我心歸去》是他訪問法國歸來后的一組散文中的一篇,總題是“訪法散記”。他的主要作品有,《爸爸爸》,《女女女》,《馬橋詞典》(長篇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翻譯等等。
三、解題
本文的題目叫“我心歸去”,快速閱讀全文,作者的心由何處歸到何處呢?(可在文中找出點題的句子回答)
第八節“我已來過法國三次……我的心卻在一次次偷偷歸去!
明確:“我心”從異鄉(法國)回到故鄉(中國)。
四、整體感知
1、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請同學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歸納:想家,思念故鄉。思想之情是文學上“永恒的主題”,從遠古吟唱到現在,就連遠在異國他鄉的韓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喚著——我心歸去。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看看文章的脈絡是如何展開的?主要依據文中的兩個不同地點,理清文章的結構。(閱讀文本,試分析文中哪些語段寫的是異鄉,哪些語段寫故鄉?請朗讀較好的同學做表演性的朗讀)
明確:
課文(1-4)節重點寫異鄉。
主要寫自己在法國圣·納塞爾訪問時的情形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