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動:拉拉鉤
設計思路:
1)選材的思考:
<<拉拉鉤>>這是一首二拍子的曲子,其結構簡單平整,歌詞有趣通俗易懂。是一首表現同伴之間生氣、和好的不同感覺的曲子,對于幼兒來說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在今天這個獨生子女時代中,孩子們在家備受寵,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分享不懂得謙讓,同時在最近也發現班級中幼兒容易發生爭執吵架等生氣不友好的現象。因此選擇這個活動對此是班級中的孩子是比較適宜的。
2)環節設計的思考:
由于歌曲形象生動,易于幼兒用情境動作來表現這種生氣、和好的感覺,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用歌表演的形式進行。整個活動中我將運用多種形式讓幼兒知道“和朋友間友好相處是一件美好的事”而這一點我又并非通過說教來解決而是在理解表演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作品傳達出的美好情感,從而讓孩子體驗和同伴友好相處做好朋友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情。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嘗試用兩種不同的演唱方法來表現歌曲。
2、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解決矛盾,愉快地與同伴相處。
重點:嘗試用兩種不同的演唱方法來表現歌曲部分的不同情緒。
難點: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解決矛盾的方法。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環節意圖:通過故事引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并通過簡單的交流討論了解一些不讓自己生氣的方法)
1、今天我帶來了一個朋友,她叫菲菲,看菲菲怎么了?——生氣了
2、故事導入。(對啊,菲菲生氣了,玩玩具的時候和姐姐發生了矛盾。)
3、你和朋友發生不開心,生氣的時候會用什么辦法不生氣呢?
過渡語:那么我們來聽一聽他們用了什么辦法變的不生氣呢?
二、欣賞歌曲,嘗試演唱(環節意圖:在與幼兒的交流互動中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的含義引發孩子嘗試用不用的聲音表現生氣和友好的兩種氛圍)
1、欣賞音樂,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1)他們生氣的時候,兩個人會怎么樣?——(不理睬,嘴巴也會往上翹)
小結:朋友之間吵架了,你也生氣了,我也生氣了,不理不踩,小嘴巴往上翹。
2)那么用什么辦法兩個人又和好了呢?——(拉拉勾)
小結這真是一個好辦法,你伸小指頭,我伸小指頭,拉拉勾,我們還是好朋友。小小的一個動作又讓我們快樂起來了。
過渡語:這首歌曲不僅好聽,而且也教了一個和朋友和好的方法,我們一起把這首歌演唱一下。看看你有沒有學到這個好辦法。
2、幼兒學唱歌曲
(根據幼兒的演唱,教師可以有一定的引導,啟發幼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即“用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用輕快活潑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1)小朋友,我們與同伴發生了矛盾,心里怎么樣?該怎樣來演唱歌曲的前面部分呢?(快、重且斷頓)
2)好朋友又和好了,我們開心嗎?該怎樣演唱歌曲的后面部分呢?(慢、輕且連貫)
三、表演歌曲(環節意圖:讓孩子在積極地表演中進一步感受與人友好相處的快樂。)
1、好朋友在一起,難免都會吵架、生氣。可是一段很美妙的音樂就可以讓生氣的好朋友拉拉鉤又和好了起來,老師想看看他們生氣的樣子,和好的樣子,請你們來表演出來,好嗎?
2、個別表演(先請兩位朋友上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