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詩歌《云彩和風兒》教案和說課
1 、 初步學習朗誦詩歌,理解詩歌中的事物形象
2 、 引導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嘗試訪編,發展其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 、 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萌發探索自然的愿望
重點:學習朗誦詩歌,理解詩歌中的事物形象
難點:嘗試訪編,發展其想象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 活動準備:
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特做如下準備:
1 、 寫有“風“漢字的頭飾
2 、 藍天背景圖,各種形狀的云彩圖片
3 、 磁帶、錄音機
四、 教法學法:
教法主要以下幾種:問題設置法,引導、鼓勵幼兒將聽到、看到、想到的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視聽結合法:教師把掛圖(課件)、磁帶呈現給幼兒,充分刺激幼兒的感官,幫助他們理解內容。
游戲法:表演、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孩子在表演及游戲活動中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學法: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中輕松愉悅地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五、 活動環節
首先讓幼兒聽是什么聲音,然后集體表演自然界中一些物體隨風擺動的姿勢。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第二環節是學習句式,幫助幼兒理解,欣賞詩歌。由于幼兒的思維是有具體形象性的。同時詩歌中詞匯及事物間的聯系也較為抽象。所以,我讓幼兒欣賞詩歌時采用圖片的方式讓幼兒看著具體形象進行學習句式。在我的啟發、引導下,欣賞、理解詩歌內容,接著再變換方式,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第三環節,游戲,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大膽講述。教師作“風兒“,幼兒扮”云彩風兒“吹過之后,“云彩”變一個造型,并說說自己變的是誰,在干什么,嘗試用詩歌的語言形式仿編詩歌,此活動中幼兒的思維積極活躍,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
最后活動延伸:
風兒真能干,讓云彩發生了這么多的變化,風兒還有很多的本領,你們想知道嗎?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來尋找風的秘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