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是什么意思
咄咄怪事是什么意思呢?讓小編帶您來了解下它的讀音、出處、英語翻譯、詞性、近反義詞及造句吧。
咄咄怪事是什么意思
【拼音】:duō duō guài shì
【解釋】:咄咄:嘆詞,表示驚詫。表示吃驚的聲音。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示例】:清·陶曾佑《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噫!一小說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與“豈非”、“真是”等連用
【褒貶】:貶義詞
【英語】:monstrous absurdity;astounding happenings;thrilling wonder stories of sb.'s adventure ;
咄咄怪事的近義詞
駭人聽聞 莫名其妙 不可思議 玄而又玄 難以想象 不堪設想 不可捉摸
咄咄怪事的反義詞
司空見慣 不足為奇 見怪不怪 合情合理 天經地義 順理成章 一目了然
咄咄怪事造句
我的筆記本好好的竟然會憑空消失,真是咄咄怪事。
好消息頻傳,但股市卻一跌再跌,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7個月的嬰孩就會說話!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泛泛而談是什么意思
【拼音】:fàn fàn ér tán
【解釋】:泛泛:平常,膚淺,不深入。指一般化地浮泛地談談。
【出自】:茅盾《怎樣評價〈青春之歌〉》:“也由于時間關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讀一遍然后執筆,故而只能泛泛而談,不能引證原文作具體的分析。”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一般化的談話
【褒貶】:貶義詞
【英語】:speak generally;talk in generalities ;
泛泛而談的近義詞
泛泛其詞 浮光掠影
泛泛而談的反義詞
入木三分 切中要害
泛泛而談造句
對于這件事,他只是泛泛而談, 沒有細說。
我們歷史老師上課總是泛泛而談。
由于不了解詳情,我對此事只能泛泛而談。
他的講話全是泛泛而談,回避了所有實質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