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城字組詞|基本定義|詳細解釋|造句
城字的組詞如下:
京城、城樓、城鄉、縣城、城府、城垣、城隅、月城、城郊、城池、城防、
城雕、都城、城壕、府城、甕城、子城、城郭、城區、城關、城垛、省城、
干城、山城、邊城、城堡、雕城、香城、城堞、壅城、城觀、圓城、宋城、
城壁、憑城、蟻城、虛城、霞城、漆城、城閈、麾城、城聚、荒城、瑤城、
典城、網城、一城、城干、蓉城、城圈、關城、遼城、書城、心城、鞠城
城字的基本定義:
①城市(跟“鄉”相對)。
②城墻。
③城墻以內的地方。
城字的詳細解釋:
〈名〉
(會意。從土,從成,成亦聲。本義:城墻)
同本義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墻。一般分兩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單用時,多包含城與郭。城郭對舉時,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說文》
城郭溝池以為固。——《禮記·禮運》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記·田單列傳》
百雉而城。——《公羊傳·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諸侯軒城。”
城為保民為之也。——《谷梁傳·隱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唐· 李白《送友人》
又如:城內;城外;萬里長城;城守(據城守御);城曲(城墻角落的地方);城鋪(城上巡查的崗位);城堵(城墻)
古代王朝國都、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為中心。皆可稱城
邑曰筑,都曰城。——《左傳·莊公二十八年》
又如:城大(一城的長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輦(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衛)
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宋· 蘇洵《六國論》
又如:東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國
土國城漕。——《詩·邶風·擊鼓》
〈動〉
筑城
今吳是懼而城于 郢。——《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又如:城郭國(古時謂西域筑城定居的國家);城干(筑城時埋置土中的木柱)
守城
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孫樵《書何易于》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圍墻或柵欄);城操(備邊;備邊士卒)
城字的相關組詞造句:
城堡——這座城堡坐落在清秀典雅的秦淮河畔。
城建——他分管城建工作。
城樓——每當夜幕降臨,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城墻——佇立在寬闊的城墻上,極目眺望,長城綿延伸展,逶迤起伏,如橫臥的巨龍。
城市——這是一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
城鎮——這個地方原來只是一個小城鎮,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都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