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尺字組詞|基本定義|詳細(xì)解釋|造句
尺字的組詞如下:
皮尺、卷尺、戒尺、尺牘、英尺、鎮(zhèn)尺、表尺、曲尺、界尺、矩尺、尺頭、
尺素、標(biāo)尺、方尺、尺碼、角尺、公尺、尺蠖、咫尺、度尺、黍尺、尺板、
尺椽、尺刃、指尺、鋪尺、尺咫、銅尺、玉尺、尺繩、繩尺、尺八、市尺、
尺郭、簡尺、尺土、尺楮、腹尺、圭尺、尺錦、畫尺、尺地、襄尺、尺晷、
百尺、尺縑、水尺、訊尺、寶尺、木尺、尺雪、尺墨、尺題、徑尺、書尺
尺字的基本定義:
①量詞,長度單位,1尺等于10寸,1米等于3尺。
②量長度的器具,用竹木或金屬等制成:尺子。
③畫圖用的器具:放大尺。
④像尺的東西:計算尺。
尺字的詳細(xì)解釋:
尺 [chě]
〈名〉
中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做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的“2”,如“工尺”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corresponding to 2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另見 chǐ
尺 [chǐ]
〈名〉
(指事。小篆,從尸,從乙。“尸”象人臥的形象。“乙”是個標(biāo)識,周制寸、咫、尺、仞、尋、常諸度,皆以人之體為法。本義:十寸)
同本義,量詞。長度單位 [chi, a unit of length (3chi=1 meter)]
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所以指斥規(guī)榘事也。——《說文》
按,古代長度單位。各代制度不一。
如:尺一(尺一板、尺一書、尺一牘、尺一詔等都是指詔書。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尺一”又指書信)
。中醫(yī)診脈部位之一。手掌后橈骨高處下為寸;寸下一指處為關(guān);關(guān)下一指處為尺。
如:尺中(尺脈)
尺子,量長度的器具 。
如:平行尺;折尺;滑尺
喻法度或標(biāo)準(zhǔn) 。
如:尺墨(法規(guī),法制)
像尺一樣的條狀物 [ruler-like things]。
如:鎮(zhèn)尺;戒尺;尺簡(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竹木簡);尺疏(奏章)
信件,信札 。
如:尺書(書,信;書籍);尺素(短箋,書信)
〈形〉
喻短小或狹小的
尺澤之蜺也。——《后漢書·對楚五問》
又如:尺土(形容極為狹小的土地);尺地(極少的土地);尺鐵(短小的鐵制武器)
另見 chě
尺字的相關(guān)組詞造句:
尺寸——裁縫給姐姐仔仔細(xì)細(xì)地量了尺寸。
尺度——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尺度。
尺碼——這兩件事性質(zhì)不一樣,是不能用同一個尺碼來衡量的。
皮尺——裁縫用皮尺量了他腰圍的尺寸。
鋼尺——小學(xué)生上課說話遭老師鋼尺抽打,不想再回學(xué)校了。
尺短寸長——古話說尺短寸長,再了不起的作家,其作品中也難免有疏漏之處。
66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