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說課稿
第一部分:說教材首先,說本課的地位和作用。《課程標準》規定:“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使學生知道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從教學內容來看,“歷史的選擇”這框題是通過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回顧,說明走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人民惟一正確的選擇。“歷史的選擇”這框在第二課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承接第一框內容,又為第二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做好知識準備,是第二課整個鏈條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其次,說教學目標。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以及初三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的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理解中國人民走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歷史必然性。2.能力目標:(1)通過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自學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2)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歷史、辨證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比較、辨析問題的能力。3.思想覺悟目標:通過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三個代表”的意義,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再次,說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既是本框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因為,本框是通過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回顧,說明走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它涉及中國現代歷史較多,要結合有關史實分析中中民族解放運動的過程,得出這一科學結論。第二部分:說教法1.問題教學法。“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思想政治課的一個特點是它具有較強的思辨性,駕馭和引導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如何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因此,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采取“問題教學法”,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解決各自的問題,以達到知識、能力、覺悟全面提高的目的。2.知識嫁接法。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最大的教育教學資源。”“成功的教學在于教師能通過尋找新舊知識間的最短距離進行知識嫁接,以舊知導新知。”因此,我在教學中力求尋找學生已有歷史知識與本課知識的最短距離組織教學,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3.圖示教學法。適時地利用圖示的直觀性,能提高教學效果。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圖示把“中國革命分兩步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苦歷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系”展示出來,有利于學生對基礎的掌握和落實。第三部分:說學法現代教學思想尢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這堂課,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法。1.讀書自學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讀性的特點,組織學生閱讀-分析-歸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2.參與學習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師要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我在教學中盡可能多制造參與機會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在快樂、和諧、富有成就感的教學激勵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做人。3.比較分析法。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提高認識。本課注意區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不同。第四部分:說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回顧上節課的知識,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2.講授新課“歷史的選擇”分“日出東方”和“開天辟地”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日出東方”,按時間順序講述三個方面的內容。(1)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講授時,請學生閱讀教材第41頁第二、三自然段,然后回答問題: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先進的中國人感悟到什么?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使中國人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那么誰能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2)五四運動,拉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有了領導核心。講授時,請學生閱讀教材第42頁第一自然段,然后歸納總結: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將肩負起怎樣的歷史使命?第二層次“開天辟地”,主要講述了五方面內容。(1)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講授這一內容時,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歸納,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創造性地結合起來,成功地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辛歷程。講授時,請學生閱讀教材第42頁最后一自然段,回顧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苦歷程,教師利用圖示展示出來。(4)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新的歷史紀元。(5)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注意區別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和聯系。3.歸納小結我引導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體系。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掌握以下內容。(1)一個選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2)一個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會主義。4.反饋練習我圍繞本框題的重點和難點設計一道能體現學生思維特點和能訓練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練習,以真正落實本課時的教育教學目標。練習:請學生閱讀教材第42-43頁“三種建國方案”,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前兩種方案行得通嗎?為什么?(2)為什么只有第三種方案方能贏得廣大人民的擁護并最終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