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龍說趙太后》說課教案
一、說教材 平和蘆溪中學:葉小敏
我說課的篇目是《觸龍說趙太后》,它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第一冊第五單元第四篇課文,屬于自讀課文。大綱對高中階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 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見附錄一)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因此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誦讀指導,掌握文中文言實、虛詞,理解文意。
《觸龍說趙太后》是《戰國策》里一篇表現了高超的語言藝術的文章。層層遞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單元教學重點及本文特點,我確立本文教學重點是: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及重要的句子 ;教學難點是:1、分析本文層層遞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語言藝術 ,2、語言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二、說教法
文言語言與現代語言有很大的 差別,要學好文言文,一要多誦讀,二要學會使用工具書,三要勤做練習。高中語文教學要逐漸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其達到大綱“發展獨立閱讀能力”的要求。本文又是一篇自讀課。基于此我確立本文教法如下: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再用練習強化。
三、說目標
1、 知識目標:⑴學習領會文言實、虛的含義;
⑵學習本文高超的語言藝術
2、 能力目標:⑴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3、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會父母如何確立對子女的關愛、教育和培養的正確觀念。
四、說課時
本文是自讀課,教師重在于輔導學生如何學習領悟,再者學生在初中基礎上已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礎,所以只安排一課時。
五、說準備
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落實能力目標⑴,布置預習內容。
六、說過程
㈠、導入新課:以一則寓言故事導入,引出本文課題。設此環節目的:用故事形式導入,能直接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先進入一個特定的愉悅狀態中,調動其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明白語言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㈡、出示學習目標
㈢、檢查預習情況
① 交流資料,了解《戰國策》一書、趙威后其人及本文背景;
② 檢查自譯情況,對文中學生不解詞、句做適當點撥。
㈣結合課后練習,再借助古漢語詞典梳理歸納文中一些實、虛詞的含義。
設計㈢㈣環節的目的在于落實完成知識目標⑴、能力目標⑴⑵
㈤自讀課文,并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問題(出示題目)
㈥教師就文中精彩細節做適當點撥。
設計㈤㈥環節的目的在于落實完成知識目標⑵和德育目標
㈦知識點訓練(此環節可作為課堂訓練,也可作為課后練習,視課堂時間而定)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于鞏固教學目標
㈧布置作業 目的在于鞏固所學內容,并為新課的學習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