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階》教學實錄
金壇市第二中學劉雪梅
師: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中央一號文件”這個概念?
(同學們表示沒有,并出現疑惑的表情,急切地等待著老師的下文。)
師:好。下面就先看一段材料,請同學們說說你們的發現。(打出第一張幻燈片)
生:中央一號文件都與農民、農村、農業有關,似乎非常關注農民。
師:八個一號文件表明黨中央把三農問題擺到了重要的位置。三農問題為什么會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重視?農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世界到底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道走進李森祥的小說《臺階》去探求答案吧!(打出第二張幻燈片)
師:小說比較長,老師已布置同學們預習過課文,下面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抓關鍵詞句,理讀故事。理讀故事的要求是:1、請圍繞小說的標題“臺階”,理出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2、概括時盡量把題目放進去。(打出第三張幻燈片)
生:(三分鐘后)一到八小節,小說的開端,臺階給我們家帶來的滿足及父親認為臺階低。九到十六小節,小說的發展,父親想造新臺階的準備過程。十七到二十三小節,小說的高潮,父親建造新臺階的過程。二十四到三十一小節,小說的結局,父親對新建成的臺階感到不習慣。
生:一到九小節,小說的開端,父親認為臺階低,想建新臺階。九到十八小節,小說的發展,父親造新臺階的準備過程。十七到二十四小節,小說的高潮,父親建造新臺階的過程。二十四到三十一小節,小說的結局,臺階建好了,父親對新建成的臺階卻感到不習慣。
師:兩位同學對故事的理讀出現了分歧,他們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呢?
生:(回答出兩人的分歧所在。)
師:到底誰的答案更合理些?能否抓住關鍵詞句說說理由。
生:(從回答的情況看,學生比較糊涂。)
師:(引導學生讀第九小節的最后一句話,抓住其中的一個詞“準備”,然后引導學生再找“準備”一詞所出現的地方,學生發現第十小節的第一句話中出現了,通過讀,大家一致認為九、十小節不能斷開。教師繼續追問,“準備”一詞還出現在什么地方。學生找到第十六小節的第一句話“父親就是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這一句話起總結的作用,據此,學生一致認為小說的發展應是九到十六小節。教師再引導學生抓二十四小節的第一句話“新臺階砌好了”和二十五小節的第一句中的“于是”一詞,可見,小說的高潮部分應是使十七到二十三小節。)
師:當我們在理讀小說的故事情節,產生困惑時,我們可以抓一些關鍵詞句,注意這些句子的前后聯系。想造臺階,準備造臺階、建造臺階,臺階完工,故事的情節緊扣臺階展開,臺階就是全文的線,通過這一條線索,全文言之有序,條理清楚,因而,我們在寫文章時,也應盡量言之有線,從而才能言之有序。
通過理讀故事,我們發現父親與臺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父親對臺階到底有著怎樣的態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道走進父親這個人物。同學們,優秀的文學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離不開描寫,尤其是精彩的細節描寫,本篇小說的細節描寫也同樣散發著迷人的魅力。下面,我們一道來看書后的練習二。
生:(學生集體朗讀練習二。)
師:抓住細節,可以揣摩人物特點和內心情感。老師在讀這篇小說時,被二十四小節中的細節描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們一道來讀24節,并請找出細節描寫的句子。
生:(學生很專注地集體朗讀24小節。)
生:(學生直接開始分析其中的細節描寫,教師引導他先找出細節描寫的句子。)“隔天,父親就用手去按一按臺階,說硬了硬了。再隔幾天,他又用細木棍去敲了敲,說實了實了。又再隔了幾天,他整個人走到臺階上去,把他的大腳板在每個部位都踩了踩,說全凍牢了。”這就是細節描寫。
師: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生笑)。細節描寫的句子找出來了,那么,該如何進行揣摩呢?(1、寫了三個時間段 2、從所用的工具(三樣工具一樣比一樣具有力量)、動作(三個動作一個比一個用力)、說的話(臺階越來越牢固)三個角度寫出了父親對臺階的態度,表現了父親對臺階的呵護與珍愛,喜悅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3、教師帶著學生抓住關鍵詞,對人物特點和內心情感。進行了揣摩。這其中,要求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對三個時間段 、父親所用工具、父親的動作、父親的語言進行標注,并要求學生就父親為何用細木棍,而不用粗木棍進行了回答。最后,教者對這一段細節描寫賞析進行了總結。)打出第四張幻燈片。
師:父親所用的工具、父親的動作、父親的語言,這些細枝末節,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作者卻敏銳地捕捉到了,并加以細膩的刻畫,這就是細節描寫。在細膩的刻畫中,父親的形象也就生動鮮明,小說中這樣的細節描寫還有很多。(打出幻燈片五)
生:(再讀全文,畫出練習二中所涉及或未涉及的細節描寫的語句,并選擇其中的兩句加以揣摩、點評,邊思考,邊在書上寫點評。)
生:(六分鐘后)第五小節“父親的腳板寬大,裂著許多干溝,溝里嵌著沙子和泥土”“父親的腳終于洗好了,終于洗出了腳的本色,卻也是黃幾幾的,是泥土的顏色”,對父親腳的細膩描寫,寫出了父親的貧困和艱辛。
師:你能從你所分析的句子中找幾個關鍵詞語來說說父親的貧困和艱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