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樂隊》
本文作者:tongyaocheng
本文由洪嘯音樂教育網友tongyaocheng于-11-8發布在音樂教育論壇社區的初中音樂教師備課內
配圖:趙洪嘯
課題:零點樂隊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奏一種簡單的打擊樂器,并能參與器樂合奏;
2、能設計簡單的固定節奏型參與伴奏,從中體驗與他人合奏的愉悅感;
3、了解 “加花”在器樂演奏中的含義,并能在演奏中作“即興創作”。
設計思路:
本課以中國臺灣民歌《一只鳥仔》為試驗對象,,練習樂器合奏,了解器樂合奏的全過程,感受器樂合奏的樂趣。因為合奏曲《一只鳥仔》短小精悍,音域較窄,節奏簡單,句逗清楚,采用c調,便于各種樂器演奏,所以學生在合奏過程中也不會感到困難。教材力圖通過“試奏體驗”加花添彩、登場演練等三個環節,讓學生了解器樂演奏的全過程,感受器樂演奏的樂趣。
教學重點:
“試奏體驗“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并且能夠充分啟發學生的創作思維,積極參與“加花添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完成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利用簡單的旋律加花以及器樂演奏中的合作
教學方法:
引導法、啟示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鋼琴 沙錘 碰鈴 雙響筒 小鼓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一段器樂曲,以民族樂器為主,給學生一種聽覺上的享受,
如《揚鞭催馬運糧忙》
2、教師提問:剛才聽到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樂曲,你聽了有一種什么樣的
感覺?
3、教師小結:《揚鞭催馬運糧忙》是民樂合奏曲,在旋律、節奏方面都能夠很好的表達豐收以后的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今天,我有一個想法,想在同學們中間組建一個樂隊,讓同學們也過過癮,當一回樂手!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零開始,那我們的樂隊就起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零點樂隊”吧!
二、感受與探索
播放音樂《一只鳥仔》
1、師問:剛才我們聽完這首《一只鳥仔》,大家覺得和《揚鞭催馬運糧忙》比較有什么不同的感覺?(旋律單一,空洞感。利用空間幾何,《揚鞭催馬運糧忙》是立體的,《一只鳥仔》平面的)
2、大家看到今天我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樂器,等會我們就用這些樂器來為這首《一只鳥仔》伴奏,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熟悉旋律。
3、學生跟唱旋律
4、幾種不同的發聲體就可以組成一支樂隊,讓我們一起來試奏一首樂曲。教師示范,用小鼓跟著音樂打擊節奏。
5、試奏體驗:讓學生先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每個人各執一件樂器進行試奏練習(教師指導學生熟悉各種簡易打擊樂器的聲音特點及發生方法,讓他們動手操作,得到最真實的感受)然后教師進行適當點評。最終引導學生試著為音樂作品進行打擊樂設計,用自創的,合適的節奏配合作品的演奏。
5、用手中的樂器試奏,教師個別輔導
6、為旋律加花:根據樂器的特點,將全曲的旋律進行適當的分配。一是將全曲的旋律根據需要分合演奏。二是在句逗處進行簡單的填空加花演奏。(讓學生即興創作,重在要學生進行實踐,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1) 請學生先看例子,總結發現一般規律。
2) 學生練習:可根據一般規律,最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思考,設計最好的加花作品。豐富作品的音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