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球課
一、設計思路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挖掘學生自身潛力,激發學生興趣,自由練習,自由選擇,最大限度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根據新形勢下體育教學的特點,在培養學生熱愛運動、全面發展身體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動腦、創新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禮讓等美德。
二、教材的選擇
“珍珠球”運動是滿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模仿“采珠人”的勞動演變而來。在我國滿族群眾中比較盛行。根據我校學生特點,場地器材的優勢,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選擇了“珍珠球”這一項目作為本課教學的內容。通過寬松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自學、自練,達到自導、自演、自我滿足的目的。
三、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階段。模仿采珠人的勞動場景導入,提高學生的活動興趣,了解該項目的起源。運用相關練習手段作為準備活動。
(2)情境教學實施階段。充分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歸納總結常用的傳接球動作方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運用傳接球技術。教學中鼓勵學生創新,培養與他人密切配合的團結協作精神。
(3)情境嘗試與技術檢驗階段。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攻防演練和教學比賽。通過采珍珠時“蛤蚌”“撈網”的“相互爭奪”,讓學生在傳統的民族故事情節中自主學習,如,“采珠人”的高拋、反彈、地滾等傳接球方法與抄網人的默契配合;“蛤蚌”用封、擋、夾、按等動作,阻擋“采珠人”向網內投“珍珠”。教師適時參與活動,并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啟發誘導,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與研討,總結出準確、高效、實用的攻防戰術方法,并促進傳接球技術的掌握。教師對學生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鼓勵,讓學生在娛樂中體驗運動的樂趣。
(4)情境放松階段。伴隨著輕松的音樂,在教師舒緩的語言引導下,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愉快地結束本課。
四、教學特色
(1)自主性。“珍珠球”技戰術水平的提高除了靠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的自主學習領會,讓學生在自我的練習中歸納總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更多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能力,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讓個性飛揚。
(2)游戲與對抗性。“珍珠球”是一項對人的身體素質、身體條件要求很高的運動。為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這個運動中來,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本課較多地采用了游戲競爭與比賽對抗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使每個學生能通過“珍珠球”這項運動品嘗到運動和比賽所帶來的樂趣。
五、課的預計
(一)心理負荷預計:
情緒
興趣
意志
注意
自信
情境導入階段
較好
好
較好
好
好
情境教學實施階段
好
好
好
較好
好
情境嘗試與技術檢驗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評價與放松
好
較好
好
非常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