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課例
教學內(nèi)容:
1、民歌及分類。
2、中國民歌。
3、東北民歌。
4、江蘇民歌。
5、薩克斯獨奏曲。
6、交響曲《1997天 地 人》選段。
教學目的:
1、 通過總結民歌與生活的關系知道民歌的的種類和特點。感受民歌風格的形成與地理環(huán)境、歷史環(huán)境、生活習慣、語言性格等因素的關系。
2、 能用歌聲唱出民歌的基本風格和感情。
3、 喜歡民歌,對我國擁有優(yōu)秀的民歌遺產(chǎn)感到自豪,并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 能用比較的方法對民歌作初步的評價,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難點 :
能用歌聲唱出民歌的基本風格和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民歌的種類和特點。
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
(一) 民歌及種類
1、小調
師:同學們:聽過叫賣聲嗎?請你模仿兩句。
生:(答)
師: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給你們帶來的一首歌曲《賣湯圓》,并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這兩者的關系?
生:(答)
● 師總結并演示幻燈片(一)中的第①②步驟
① ②
小調:民歌體裁之一,又稱小曲。產(chǎn)生于日常生活和風俗性活動中。曲調優(yōu)美抒情,結構規(guī)整勻稱,內(nèi)容多以歷史傳說的詠唱,自然風光的描寫,離情別愁的抒發(fā)為主。
2、號子
師: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歌曲《打麥號子》,并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人們在唱這首歌曲時在做什么?
生:(答)
● 師總結并演示幻燈片(一)中的第③④步驟
③ ④
號子:號子是一種產(chǎn)生于體力勞動,伴隨勞動并與勞動節(jié)奏緊密配合的民歌。他的節(jié)奏鏗鏘有力,曲調質樸粗狂,多采用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
3、山歌
師:在歌曲中還有一種與勞動分不開的歌曲叫“山歌”。
● 師講述并演示幻燈片(一)中的第⑤⑥步驟
⑤ ⑥
山歌:山歌產(chǎn)生于山野勞動的抒情民歌。一般節(jié)奏自由、曲調悠長、高亢、嘹亮,內(nèi)容多以勞動、愛情生活為主。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領唱與和腔等。
4、民歌
●師總結并演示幻燈片(一)的第⑦⑧步驟
⑦ ⑧
民歌:即民間歌曲。源于人們的生活和勞動,一般為口頭創(chuàng)作、口頭流傳,并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的到加工,因而具有與人民社會生活聯(lián)系密切、音樂語言簡明洗練、結構短小精悍、形象鮮明生動等特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二) 學唱民歌
1、中國民歌
師: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民歌,你知道它是民歌中的哪一種體裁?看看你是否知道他的名字?你知道這首歌曲的發(fā)源地是哪兒嗎?
①播放的flash
生:(答)(板書:課題)
師:你知道這首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生:(答)
師:你知道最早最有名的是哪兒的嗎?
生:(答)
師:讓我們一起來哼唱這首美麗的。
②學生跟琴整首哼唱。
師:通過剛才的哼唱你感受到這首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生:(答)(板書:婉轉、優(yōu)美)
師:下面讓我們用優(yōu)美、婉轉的聲音再來演唱一遍。
③ 生再次演唱。
2、 東北民歌
師:剛才我們講了民歌是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得以加工的,那么流傳勢必會帶來變異性。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東北的,同學們想聽聽它的旋律變成什么樣了嗎?
生:(答)
① 播放東北民歌flash
師:東北的風格有什么特點?
生:(答)(板書:豪放、高亢)
②學生跟音樂學唱。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34頁,看看東北民歌的樂譜上有什么常用記號?你知道它的演唱方法嗎?
生:(答)
③教師講解常見記號下滑音并范唱,學生運用到歌曲里并再次學唱。
師:請同學們總結剛才這兩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答)(板書:內(nèi)容相同 曲調不同)
師:這兩首音樂風格、特點的形成與那些因素有關?
生:(答)
● 師總結:民歌在流傳過程中會根據(jù)各個地方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環(huán)境、生活習慣、語言性格等因素而改變。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吸取各地音樂中的不同養(yǎng)料形成不同的風貌。它那浸潤著清幽華夏情味的旋律不僅香飄中國大地,而且溢滿全球。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外國朋友心中的。
(三)延伸欣賞
1、欣賞薩克斯獨奏曲。
●教師隨著音樂講解:這是一首由美國作曲家肯尼·基改編和吹奏的薩克斯曲。改編體現(xiàn)了西方人對中國民歌的熱愛和理解。也充分說明了音樂是無國界的。請同學同想一想:你以前在什么地方聽到過這首樂曲?)
生:(答)
師:你還在什么地方聽過有關茉莉花的樂曲?(教師可提示引導)
生:(答)
師:1997年香港回歸,我國旅美作曲家譚盾創(chuàng)作的《1997天·地·人》交響曲深刻、磅礴地詮釋了香港回歸的這一歷史事件。讓我們一起再來重溫我們祖國那一偉大的歷史時刻!
2、欣賞《1997天·地·人》交響曲
師:這首交響曲與我們有關系嗎?
生:(答)(第一樂章中的童聲合唱是)
●總結:一首江蘇民歌為什么會有如此的魅力?能打動各個國家不同膚色人們的心?那是因為透過優(yōu)美婉轉的旋律,溢發(fā)出的是中國人民善良真誠的精神本質。從北京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到維也納金色的大廳,中國民歌已成為中國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既是中國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財富。最后,請同學們一起來高歌我們江蘇民歌吧!
3、江蘇民歌
●師生共同演唱后下課。
課后記:本節(jié)課我利用愉悅性的話題引出課題,使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從而也導致了整節(jié)課的學習氣氛都很好,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輕松,讓學生身心都得到了一次美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