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信息技術教案 > 初中信息技術教案 >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通用4篇)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發布時間:2022-11-06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通用4篇)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篇1

  [1]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選擇結構程序

  2、掌握邏輯量的概念

  3、掌握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4、了解IF 語句

  [2]教學重點:選擇結構程序和關系表達及邏輯表達式

  [3]教學難點 :選擇結構程序的掌握

  [4]教學方法:引入法

  [5]教學工具:

  [6]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

  例子1、從鍵盤輸入一個數,如果是正數則輸出這個數,否則輸出信息“這個數是負數”。

  例子2、用程序編寫一個求學生的六門課程六課程的的平均成績和總分的程序。

  例子3、用程序編寫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根(△>=0)

  例子4、把10個職工的工資和打印出來

  提問5:如果求1+2+3+4+5+……+100的和怎么辦呢?

  提問6:如果求一個班所有學生的六門課程的平均成績

  提問7:如果所求方程的沒有實根又怎么辦呢?

  提問8:如果要我們打印100個職工的工資又怎么辦呢?

  老師得出答案:這就不是順序結構程序所能解決了。我們在前面已經學過選擇結構,提醒學生回憶一下選擇結構的流程圖

  圖略:

  為了能很好的掌握選擇程序結構的設計,先了解一些選擇程序的基礎。

  學生做1

  學生做2:

  學生做3:

  學生做4:

  學生回答5

  學生回答6

  學生回答7

  學生回答8

  一、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1、邏輯量的概念

  邏輯量:在QBASIC中用-1,0,即真和假的表達法。

  何時用到:在關系表達式中和邏輯表達式中用到。

  當結構為真時是-1,結果是假時為0

  例1:X+Y>Z 當成立時為真即為-1,

  當不成立時為假,即為0

  例2:在2.9例中:

  IF X>0 THEN PRINT X

  2、關系運算符和關系表達式

  關系:即運算量的關系。六種。><>=<=<>

  關系表達式:即用關系運算符把運算量聯接起來的式子。

  例:A>B, X>=Y,  M<>N等。例:X=Z

  注意:賦值符號和關系符號要區分開。

  LET   A=5

  B=A

  PRINT  B=A,B,A

  3、邏輯運算符號和邏輯表達式

  邏輯運算符:NOT非 AND與 OR或

  1)NOT 即對某個運算量的邏輯值取反。

  如:A>B為真時,則 NOT A 等于假

  程序:

  A=3

  B=4

  PRINT A,B,NOT A>B,NOT  A<B

  IF NOT A>B  THEN  PRINT A

  IF NOT A>B  THEN  PRINT B

  END

  2)AND 相當于數學里的交集,即兩個運算量取交集

  如:A={1,2,3,4,5,6,7}

  B={1,2,66,54,34,5,3}

  A交B={1,2,3,5}

  即AAND B=-1如AANDB沒有值則為0

  例:IF A AND B THEN PRINT A

  3)OR 相當于數學里的并集集

  A={1,2,3,4,5,6,7}

  B={1,2,66,54,34,5,3}

  AUB={1,2,3,4,5,6,7,66,54,34}

  即A OR B=-1,如A或B為空時則為0

  邏輯運算符的運算規則為真值表:

  真值表為(略)

  邏輯表達式:用邏輯運算符聯接起來的式子。

  例1: A AND B OR C OR NOT A

  A>B NOT A等。

  4、IF 語句的格式:

  IF 邏輯表達式 THEN 語句1  ELSE 語句2

  學生寫出程序運行的值:

  小結:

  略

  教效果

  教后感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篇2

  [1]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選擇結構程序

  2、掌握邏輯量的概念

  3、掌握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4、了解IF 語句

  [2]教學重點:選擇結構程序和關系表達及邏輯表達式

  [3]教學難點 :選擇結構程序的掌握

  [4]教學方法:引入法

  [5]教學工具:

  [6]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

  例子1、從鍵盤輸入一個數,如果是正數則輸出這個數,否則輸出信息“這個數是負數”。

  例子2、用程序編寫一個求學生的六門課程六課程的的平均成績和總分的程序。

  例子3、用程序編寫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根(△>=0)

  例子4、把10個職工的工資和打印出來

  提問5:如果求1+2+3+4+5+……+100的和怎么辦呢?

  提問6:如果求一個班所有學生的六門課程的平均成績

  提問7:如果所求方程的沒有實根又怎么辦呢?

  提問8:如果要我們打印100個職工的工資又怎么辦呢?

  老師得出答案:這就不是順序結構程序所能解決了。我們在前面已經學過選擇結構,提醒學生回憶一下選擇結構的流程圖

  圖略:

  為了能很好的掌握選擇程序結構的設計,先了解一些選擇程序的基礎。

  學生做1

  學生做2:

  學生做3:

  學生做4:

  學生回答5

  學生回答6

  學生回答7

  學生回答8

  一、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1、邏輯量的概念

  邏輯量:在QBASIC中用-1,0,即真和假的表達法。

  何時用到:在關系表達式中和邏輯表達式中用到。

  當結構為真時是-1,結果是假時為0

  例1:X+Y>Z 當成立時為真即為-1,

  當不成立時為假,即為0

  例2:在2.9例中:

  IF X>0 THEN PRINT X

  2、關系運算符和關系表達式

  關系:即運算量的關系。六種。><>=<=<>

  關系表達式:即用關系運算符把運算量聯接起來的式子。

  例:A>B, X>=Y,  M<>N等。例:X=Z

  注意:賦值符號和關系符號要區分開。

  LET   A=5

  B=A

  PRINT  B=A,B,A

  3、邏輯運算符號和邏輯表達式

  邏輯運算符:NOT非 AND與 OR或

  1)NOT 即對某個運算量的邏輯值取反。

  如:A>B為真時,則 NOT A 等于假

  程序:

  A=3

  B=4

  PRINT A,B,NOT A>B,NOT  A<B

  IF NOT A>B  THEN  PRINT A

  IF NOT A>B  THEN  PRINT B

  END

  2)AND 相當于數學里的交集,即兩個運算量取交集

  如:A={1,2,3,4,5,6,7}

  B={1,2,66,54,34,5,3}

  A交B={1,2,3,5}

  即AAND B=-1如AANDB沒有值則為0

  例:IF A AND B THEN PRINT A

  3)OR 相當于數學里的并集集

  A={1,2,3,4,5,6,7}

  B={1,2,66,54,34,5,3}

  AUB={1,2,3,4,5,6,7,66,54,34}

  即A OR B=-1,如A或B為空時則為0

  邏輯運算符的運算規則為真值表:

  真值表為(略)

  邏輯表達式:用邏輯運算符聯接起來的式子。

  例1: A AND B OR C OR NOT A

  A>B NOT A等。

  4、IF 語句的格式:

  IF 邏輯表達式 THEN 語句1  ELSE 語句2

  學生寫出程序運行的值:

  小結:

  略

  教效果

  教后感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篇3

  [1]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選擇結構程序

  2、掌握邏輯量的概念

  3、掌握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4、了解IF 語句

  [2]教學重點:選擇結構程序和關系表達及邏輯表達式

  [3]教學難點 :選擇結構程序的掌握

  [4]教學方法:引入法

  [5]教學工具:

  [6]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

  例子1、從鍵盤輸入一個數,如果是正數則輸出這個數,否則輸出信息“這個數是負數”。

  例子2、用程序編寫一個求學生的六門課程六課程的的平均成績和總分的程序。

  例子3、用程序編寫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根(△>=0)

  例子4、把10個職工的工資和打印出來

  提問5:如果求1+2+3+4+5+……+100的和怎么辦呢?

  提問6:如果求一個班所有學生的六門課程的平均成績

  提問7:如果所求方程的沒有實根又怎么辦呢?

  提問8:如果要我們打印100個職工的工資又怎么辦呢?

  老師得出答案:這就不是順序結構程序所能解決了。我們在前面已經學過選擇結構,提醒學生回憶一下選擇結構的流程圖

  圖略:

  為了能很好的掌握選擇程序結構的設計,先了解一些選擇程序的基礎。

  學生做1

  學生做2:

  學生做3:

  學生做4:

  學生回答5

  學生回答6

  學生回答7

  學生回答8

  一、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1、邏輯量的概念

  邏輯量:在QBASIC中用-1,0,即真和假的表達法。

  何時用到:在關系表達式中和邏輯表達式中用到。

  當結構為真時是-1,結果是假時為0

  例1:X+Y>Z 當成立時為真即為-1,

  當不成立時為假,即為0

  例2:在2.9例中:

  IF X>0 THEN PRINT X

  2、關系運算符和關系表達式

  關系:即運算量的關系。六種。><>=<=<>

  關系表達式:即用關系運算符把運算量聯接起來的式子。

  例:A>B, X>=Y,  M<>N等。例:X=Z

  注意:賦值符號和關系符號要區分開。

  LET   A=5

  B=A

  PRINT  B=A,B,A

  3、邏輯運算符號和邏輯表達式

  邏輯運算符:NOT非 AND與 OR或

  1)NOT 即對某個運算量的邏輯值取反。

  如:A>B為真時,則 NOT A 等于假

  程序:

  A=3

  B=4

  PRINT A,B,NOT A>B,NOT  A<B

  IF NOT A>B  THEN  PRINT A

  IF NOT A>B  THEN  PRINT B

  END

  2)AND 相當于數學里的交集,即兩個運算量取交集

  如:A={1,2,3,4,5,6,7}

  B={1,2,66,54,34,5,3}

  A交B={1,2,3,5}

  即AAND B=-1如AANDB沒有值則為0

  例:IF A AND B THEN PRINT A

  3)OR 相當于數學里的并集集

  A={1,2,3,4,5,6,7}

  B={1,2,66,54,34,5,3}

  AUB={1,2,3,4,5,6,7,66,54,34}

  即A OR B=-1,如A或B為空時則為0

  邏輯運算符的運算規則為真值表:

  真值表為(略)

  邏輯表達式:用邏輯運算符聯接起來的式子。

  例1: A AND B OR C OR NOT A

  A>B NOT A等。

  4、IF 語句的格式:

  IF 邏輯表達式 THEN 語句1  ELSE 語句2

  學生寫出程序運行的值:

  小結:

  略

  教效果

  教后感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篇4

  第四章 擇路而行---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第一節 路口訣擇----條件語句

  一、教學目標

  1、 掌握選擇結構程序中常用的qbasic語句。

  2、 掌握選擇結構程序設計方法。

  3、 能利用選擇結構程序設計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重點:

  1.選擇結構的語句及功能

  2.選擇結構中程序設計方法。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對比法,分組討論法。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教程:

  (一)引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順序結構程序設計,利用順序結構只能設計一些較簡單的程序,如果要處理復雜的問題,就需要采用另外兩種基本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選擇結構,是一種常用的主要基本結構,是計算機科學用來描述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分支現象的重要手段。其特性是:無論分支多寡,必擇其一;縱然分支眾多,僅選其一。

  (二)講述新課

  l  單行條件選擇語句if

  1、單行結構條件語句if…then…else

  格式:if <條件> then <語句1> [else  <語句2>]

  功能:最簡單的條件選擇語句,用來進行條件判斷,使語句有條件的執行。

  說明:

  1)當<條件>為真(非零數)時,則執行<語句1>。

  2)else語句可以省略。

  3)當<條件>為假(零)時,而且語句中有else語句則執行<語句2>。

  4)if、then、else必須在同一行上。

  2、示例     a、 輸入x的值,計算y的值。

  rem  程序名為:eg1.bas

  input “請輸入x的值:”,x

  if x>=0 then y=1+x else y=1-2

  print "y=";y

  end

  例:  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實數根。

  分析:寫寫出程序的流程圖,參考流程圖來寫程序。

  程序清單如下:

  input a,b,c

  d=b*b-4*a*c

  if d<0 then then

  x1=(-b+sqr(d))/(2*a)

  x2=(-b-sqr(d))/(2*a)

  print “x1=”;x1, “x2=”;x2

  else

  print “此方程無實根”

  end

  練習:

  1、 當x>=5時,輸入x的值并計算表達式y=2x-5的值。

  input x

  if x>=5 then y=2-5

  print y

  end

  2、 輸入a、b、c三個數,要求將絕對值最大者打印出來。

  input a,b,c

  if abs(a)>abs(b) and abs(a)>abs(c) then print “絕對值最大的為”;a

  if abs(b)>abs(a) and abs(b)>abs(c) then print “絕對值最大的為”;b

  if abs(c)>abs(a) and abs(c)>abs(b) then print “絕對值最大的為”;c

  end

  l  塊結構條件語句if…then…else…end if

  1、格式:if<條件1>then

  [<語句組1>]

  [elseif<條件2> then

  [<語句組2>]]

  [elseif<條件3> then

  [<語句組3>]]

  ……

  [else

  [<語句組n+1>]]

  end if

  2、說明

  then必須放在if或elseif語句的尾部。

  3、舉例

  1)程序名為:eg2.bas

  input "請輸入x的值:",x

  if x>=0 then

  y=1+x

  else

  y=1-2

  end if

  print "y=";y

  end

  2)編寫程序,任意輸入一個整數,判定該整數的奇偶性。

  講解其中的一種方法,讓學生想第二種方法。

  input “enter a number:”;n

  if n mod 2=0 then print n:“is even”else print n:“is odd”

  end

  或者用塊if語句:

  input “enter a number:”;n

  if n mod 2=0 then

  print n;“is even”

  else

  print n;“is odd”

  endif

  end

  *4、練習

  任給定一年,判斷該年是否閏年(閏年的條件:109頁練習題8  year mod 4=0 and year mod 100<>0 or year mod 400<>0)

  input “請輸入年份”;year

  if year mod 4=0 and year mod 100<>0 or year mod 400<>0   then 

  print year ;“是閏年”

  else 

  print year ;“是平年”

  endif

  六、小結(學生總結分支結構的程序設計)

  七、作業:課后練習1-4題。

  教學后記:

  第二節 指點迷津----select case語句

  一、學習目標

  了解select case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掌握select case的使用方法。

  三、教學難點

  select case的應用。

  四、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實踐法。

  五、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

  多媒體網絡教室。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用嵌套的if語句可實現多分支選擇   

  1、基本格式 

  select case <變量>

  case <值1>  

  <語句組1>

  case <值2>  

  <語句組2>

  …

  case <值n>  

  <語句組n>

  case else  

  <語句組n+1>

  end select   

  每一個case句中指定一個值條件,當case變量的值符合條件時,執行該子句下面的語名組,在執行完該語句組后,跳過其它case子句,從end select轉出。    

  c=int(s/250)    

  2、在case子句中使用to 

  case <值1> to <值2>   

  3、在case子句中使用is   

  case is <關系運算符> <表達式>  

  4、在case子句中使用多個條件   

  允許在一個case子句中指定多個條件,各條件   之間用逗號分開。  

  條件=單值、值范圍、單條件

  5、select case語句的一般格式  

  select case <測試表達式>

  case <條件11>,<條件12>,…

  <語句組1>

  case <條件21>,<條件22>,…

  <語句組2>

  …

  case <條件n1>,<條件n2>,…

  <語句組n>

  case else  

  <語句組n+1>

  end select   

  六、多分支轉移語句 

  格式:on <算術表達式> goto <標號1>,<標號2>,…

  七、多分支選擇結構小結  

  1、if-then-else(用if的嵌套) 

  分支(條件)較少時使用。  

  2、select case 

  分支(條件)較多時使用。 

  3、on goto 

  非結構化程序設計,不宜使用。 

  教學后記: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

    一、課題: 二、教學目標:⑴ 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描述算法的兩種方法——自然語言和流程圖,知道各自的優缺點。⑵ 初步掌握用流程圖描述算法。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⑴ 算法的概念。⑵ 用流程圖描述算法。...

  • 第1節 《程序與程序設計》教學設計

    第1節 《程序與程序設計》教學設計一、學習者分析對于初二的學生,經過第一冊第一章的學習,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已經形成了習慣,熟悉常見的應用軟件和常規的教學環境,為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 評課--《VB程序設計的基本結構》

    今天,在9中聽了張老師的課后,現在我對此次課發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我個人的觀點認為本節課是以教師講授、學生練習、以任務驅動為主的一種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

  • 程序設計初步

    第三部分 QBASIC程序設計基礎第一章 軟件設計基礎知識【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第一節 計算機語言語言是人類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人與計算機之間進行交流同樣也需要“語言”——一種能被計算機識別的專用語言稱為計算機...

  • 語文教案-題目:如何提高小學生對程序設計的興趣

    本人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師范生 。在本學期初有上學期的實習學校找到我請我幫他們去培訓NOIP(全國信息技術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班。小學組培訓的是 QB(Qbasic),參加學習的(3~5年級)學生,他們對QB都一無所知, 同時思維也有所差異。...

  • 信息技術 -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精選2篇)

    [1]教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選擇結構程序2、掌握邏輯量的概念3、掌握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4、了解IF 語句[2]教學重點:選擇結構程序和關系表達及邏輯表達式[3]教學難點:選擇結構程序的掌握[4]教學方法:引入法[5]教學工具:[6]教學內容...

  • 一信息技術第六章“第一節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1.理解算法的概念;2.知道兩種算法的描述方法—語言描述法和流程圖的區別3.能初步利用算法解決簡單的問題。4.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 算法與程序設計——選擇排序

    一、學情分析通過上學期《算法與編程》部分的學習,學生初步了解算法及其表示、比較熟悉流程圖設計;本學期課程為《算法與程序設計》,對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入,要求能通過visual basic實現簡單算法;在本課之前,學生應了解了流程圖的應用...

  • 信息技術 -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一課時)

    [1]教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選擇結構程序2、掌握邏輯量的概念3、掌握關系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4、了解IF 語句[2]教學重點:選擇結構程序和關系表達及邏輯表達式[3]教學難點:選擇結構程序的掌握[4]教學方法:引入法[5]教學工具:[6]教學內容...

  • 程序設計基礎

    教學目標:1. 了解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四個階段。2. 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3. 能讀懂流程圖,并能初步進行簡單的流程圖設計。...

  • 初中信息技術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读书| 平罗县| 盈江县| 青阳县| 桂林市| 嘉兴市| 南召县| 隆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崇明县| 锡林浩特市| 濉溪县| 蓬安县| 金阳县| 仲巴县| 彭阳县| 广汉市| 湄潭县| 洞口县| 长葛市| 神农架林区| 临沧市| 红河县| 武穴市| 河池市| 潮州市| 云梦县| 榆树市| 承德县| 敦煌市| 赤水市| 宁安市| 东乡| 宣威市| 德州市| 铜鼓县| 西乌珠穆沁旗| 和静县| 永州市|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