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學期教案
舞臺――位于程序窗口的中央,顯示當前幀的內容,并允許對這些內容進行選擇和編輯操作。舞臺也是觀看播放的場所。
屬性面板――位于程序窗口底部,是最常用的面板,可隨著選定內容的不同提供多種操作功能。可以看出,當前文檔的尺寸是550*400像素,幀頻是每秒36幀。
第三步:在flash中播放動畫源文件
執行“控制/播放”菜單項,動畫開始在舞臺中播放,時間軸中的“播放頭”指示播放的進度
執行“控制/循環播放”菜單項,“循環播放”菜單項前出現選定標志,動畫播放結束后將自動從頭開始。
第四步:單步播放
執行“控制/前進一幀”菜單項,可使動畫逐幀播放,仔細觀察動畫播放時舞臺上顯示內容的變化。
第五步:退出flash 第2節逐幀動畫
一、
教學內容:通過制作奔跑的豹子和跳動的小球讓學生認識、了解逐幀動畫,從而掌握制作逐幀動畫的方法。
教學重點:1.導入圖片;2.關鍵幀的使用。
教學難點:1.區別關鍵幀,空白關鍵幀;2.掌握制作逐幀動畫。3、測試和調整動畫播放。
逐幀動畫是flash制作中基礎知識,要讓學生學得扎實,我為本節課的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學會將圖片的導入;添加關鍵幀;掌握逐幀動畫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動手操作電腦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電腦flash動畫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互助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學情分析
本冊教材的學習對象是中學二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電腦知識,會打字,會上網,會做電子板報,具備了初步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而且喜歡新的事物,接受力較好。針對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法和學法。
三、教法及學法
教法:采用目前信息技術教學倡導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以指導學生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在進行“任務驅動”教學中嘗試采取以下教學策略,通過調用情感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交流、實踐來完成知識的傳授與吸收,利用任務分層解決 “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通過不同階段的質疑、解疑來調動學生思維讓他們學得深入、學得系統。
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習慣至關重要,本課中學生以練為本,主動參與,自由發揮。在老師的質疑中觀察思考,通過相互交流解決疑問,在老師的指導下感知、體驗、理解、領悟,使學生養成想學,會學,樂學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環境及準備
本課需要教師通過廣播系統控制學生機器進行演示操作,在進行評價時也需要展示學生作品,因此要求在網絡中進行教學。
要將本課中所使用的奔跑豹子的圖片素材提前準備好,發送到學生機指定位置,供學生使用。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一旦對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那么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因此本課一開始我就利用事先準備好的逐幀作品來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產生學的興趣。
導入語:同學們,大家欣賞過這些動畫,體驗了豹子奔跑的力與美,你想不想也制作一幅這樣的動畫作品。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教師引導,探究新知識:
這一環節是教的環節,采用講解演示與學生同步交流的方法來完成。教師分步驟講解演示,并適時提出疑問,孩子們獨立思考,解決疑問。在這一階段老師不僅要教會孩子完成任務,更要教會他們在遇到問題時如何去解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