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學期教案
第三步:將錄制好的文件保存到個人文件夾中(通常保存的格式為.wav)。
4、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調整好話筒與嘴的距離,遠近要合適。
(2)windows的錄音機程序默認最長能夠錄制60秒的時間,當錄制剛達到60秒時,迅速單擊"錄音"按鈕,將會將錄音時間再延長60秒,依些類推。
5、個人實踐:同學在課本中自選一段文字內容自行錄制,注意錄制步驟及文件保存。
四、課后延伸:
利用業余時間,在家里錄制一首自己喜歡的散文詩。
數字化聲音編輯
一、課前準備
1、素材準備:把"李平"和"練習"文件夾提前發送到學生機的桌面上;
2、學生準備:錄音機會用嗎?
(1)如何打開"錄音機"?
(2)會用"錄音機"聽音樂嗎?
3、通過聽"李平"文件夾中的聲音文件,檢查耳機情況。
4、提前分好小組,選好組長。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創設情景)
李平同學非常喜歡朱自清的名篇《春》,于是在課外錄制了前兩段,分別命名為"春1"和 "春2"。后來,她想把"春1"和 "春2"合并成"春3",以"春之聲"作為背景音樂,編輯成配樂朗誦。你愿意幫助李平完成這項操作嗎?怎樣操作呢?這正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3節 數字化聲音編輯》,不但能夠很好的幫助李平,還可以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我們先看看本節的學習目標?
2、出示教學目標(找一生讀嗎?強化)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將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用"錄音機"合并聲音文件;
(2)學會用"錄音機"混合聲音文件;
(3)能根據需要用"錄音機"調整聲音效果。
明確了教學目標后,我們幫李平完成第一項操作,進行"錄音剪接"。學而知困,請大家完成"自主學習:請大家參照課本15頁上面的‘錄音剪接'的三個步驟,通過自主學習幫李平把‘春1'和‘春2'按順序合成一個聲音文件,并以‘春3'進行保存。"
3、錄音剪接
(1)學生自學的時候,自己巡回指導,強調一定要認真看操作步驟,留心查看學生操作中的問題,也可以進行討論。
(2)找一生到教師機上演示(哪位同學愿意到教師機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讓我們共同學習,好嗎?也是鍛煉勇氣與表達能力的機會。)
(3)強調兩點:
①我們在插入文件的時候,一定要把"滑塊"準確定位后,再進行插入文件,并且文件是插入到滑塊的后面。在這里 "用‘錄音機'程序打開‘春1'后",將滑塊移動到最后,也就是第一段的結束處,再插入"春2",才能幫李平按順序剪接;
②如何保存"春3",使用"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選項進行保存。如果選擇"保存"菜單的話,將會......對!將"春1"替換。我們編輯多媒體時,應當養成保留原素材的習慣,以備再用。
另外,如果滑塊沒移到正確位置就插入了"春2",未保存之前有補救措施,就是......還記得學習"word"時,出現誤操作時可以用"撤消"按鈕,錄音機也有類似的功能,那就是用"文件"菜單中的"還原"選項。
請大家再看看課本上的三個步驟,加深印象。
錄音機不只可以合成兩個聲音文件,還可以合成兩個以上的聲音文件,簡單易學。
(4)好!下面用1分鐘的時間繼續完成剛才的任務,并且注意觀察"‘春3'的播放長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長度的關系"。組長要盡職盡責啊。要讓所有的同學都能學會,才能更好地學習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