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混排》教學設計
章節名稱
圖文混排
計劃學時
1學時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教研室主編的實驗教材《信息技術》七年級第二單元第六課。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和圖片的插入與設置是excel這個單元的重點,操作性比較強。
學習者分析
學生已經對word有一定的認識,已掌握了表格的編輯和藝術字標題設計的能力。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認識與掌握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和圖片的插入與設置的新知識,會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設計;并把它應用于生活和學習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相互鑒賞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和圖片的插入與設置的新知識,并能獨立完成整個操作過程。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交流探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追求新知識,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課堂上的活躍者。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重點: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圖片的插入與設置。
解決措施:通過創設情景,揭示主題入手,由此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交流探索來進行學習。
教學設計思路
通過學生認識與掌握插入與設置文本框,插入與設置圖片的新知識,會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設計,并把它應用于生活和學習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依據的理論
做中學、引導自主探索式的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所用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景,揭示主題
明確學習目標
2分鐘
創設情景,引出新知:
1.教師先出示兩組請柬設計給學生看;
2.問學生:你喜歡哪一組?為什么?那你們也想做出這樣美觀的請柬嗎;
3.引出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圖文混排”。
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學生從與教師的對話中引起學習的興趣;
2.教師的引導話語中明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圖文混排。
通過師生對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
學生分組自學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和圖片的插入與設置
5分鐘
引導自學,提出要求:
1.出示自學提綱,請第一、二兩小組的學生自學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第三、四兩小組的學生自學圖片的插入與設置;
2.要求學生在自學時如果遇到困難,同位之間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幫助,也可以請教小組里的其他成員。
學生自學,相互協作:
學生按要求自學書本的內容自學若遇到困難則同位相互討論和相互幫助。
小組協助交流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培養學習互相幫助的精神,讓學生能在學中形成認知的規律:通過自學學會新知識。
三、學生講解新知,反饋自學情況,完成練習。
1.學生講解新知,解惑
2.學生練習
3.小結反饋
7分鐘
在第一、二兩組中請一名學生上來當小老師,講解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的內容。
1.其他學生提出疑問,小老師解答。
2.請學生完成相關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的知識的練習一,要求同位之間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幫助,協作學習。
3.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做到用詳細,帶有鼓勵的話語去講解學生的每一個問題,讓學生在輕松的對話中,進一步理解新知識。
4.全班交流、小結反饋:讓一個學生演示練習一的操作,然后請學生判斷其是否正。
1.學生聽小老師講解文本框的插入與設置的知識,并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