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網絡基本知識》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點題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學習第二節《因特網》,究竟因特網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要了解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 接入(連接因特網有什么方法); (2) 找機(因特網的電腦有什么標記); (3) 作用(因特網有哪些功能); (4) 規范(我們上網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這幾個概念作適當的解釋。認真聽講 思考問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上網方式老師提問全班同學“我們現在常見的上網方式有哪幾種?”,要求學生先思考約30秒,再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 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我們現在最常見的adsl上網方式是如何進行工作的,怎樣安裝adsl等問題。學生思考有哪些常見的上網方式,并進行回答,對老師的補充講解認真聽講。目前最常見的上網方式是adsl,因此,重點講解adsl的工作方式。ip地址因特網上的電腦很多,如何將他們區別開來呢,這就需要用到ip地址了。就好象我們現在的身份證號碼就可以將人區別開來。 ip地址是最常用在區別網絡中的計算機的一個符號。如61.144.17.84就是廣州教研網站主機的ip地址。本來ip地址是用二進制表示的,但為了方便,通常寫成十進制形式,分成四段,每段由0~255的整數組成,中間用圓點分隔。 老師在電腦上演示“開始”-“運行”-“ping -t”就會顯示網易主機的ip地址了。認真思考、聽講ip地址的作用、表示方法。先舉一個ip地址的例子,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再講ip地址的組成,學生理解起來效果更好;多舉一兩個ip地址的例子,學生印象更深刻。域名利用身份證與姓名的聯系引出域名。 ip地址太難記,所以人們就想辦法用較簡單的方法表示主機,如域名。 提問:同學們知道的域名有哪些? 用學生講出的域名,如來解釋它的意義。 cn代表中國,ca代表加拿大,uk代表英國,fr法國等。 edu代表教育及研究機構,gov代表政府機構,net代表網絡服務機構,com代表商業機構,web代表從事www活動的機構,info代表信息服務機構。 計算機機之間的通信只能使用ip地址。科學家設計了將域名翻譯為ip地址的軟件,裝有這種軟件的主機稱為“域名系統(dns)”。在因特網上有許多域名服務器,它們負責把域名轉換為因特網的ip地址。認真思考、聽講域名的作用、表示方法。先讓學生講出一些知道的域名,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老師講解時可以與英語單詞的意義結合。統一資源定位本地的文件是怎樣表示的? 因特網是用統一資源定位(url)來唯一標識網絡文件的。一般形式 <協議>://<域名>/<目錄>/<文件名> http是超文本傳輸協議,是目前最常用的協議。老師可以直接上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統一資源定位。認真思考、聽講統一資源定位的一般形式。老師直接上網,可以讓學生更深刻了解統一資源定位的意義。因特網的常見功能將學生分成四到六人小組,進行討論“因特網有哪些功能?也是就因特網有哪些作用?這些功能具體怎樣用的?” 要求學生要有專人負責記錄,3到5分鐘后讓學生代表進行匯報。 老師在學生匯報后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講解。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討論時要有專人負責記錄,并派代表進行匯報。利用小組討論的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教學。上網道德修養與安全法規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上網要注意哪些事項?”,學生可能對此問題不知如何思考,可以作一些提示,告訴學生主要從上網的道德及安全法規方面考慮,讓學生個別回答,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思考回答上網要注意哪些事項。讓學生回答、補充問題,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更多地參與課堂教學。3.教學評價(1)通過提問學生““我們現在常見的上網方式有哪幾種?”、“同學們知道的域名有哪些?”、“我們上網要注意哪些事項?”等,讓學生進行回答。提問的方式一般是先對全班同學提出問題,思考一段時間,甚至學生可以議論,再讓學生回答,回答過程中要盡可能以表揚為主,鼓勵學生,這樣就使全班同學都認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2)將學生分成四到六人小組,進行討論“因特網有哪些功能?也是就因特網有哪些作用?這些功能具體怎樣用的?”要求學生要有專人負責記錄,3到5分鐘后讓學生代表進行匯報。老師在學生匯報對各組的情況進行表揚鼓勵。4、教學資源:因特網;因特網的功能;域名。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的教學,發現這種類型的理論課確實在有多媒體教學平臺的課室里上課要比在電腦室里上課效果好,因為在電腦室里學生總是覺得應該要多點玩電腦的,而這樣的理論課很難找到學生要操作的內容或或者要操作的內容很少,因此不在電腦室里上就可以讓學生集中精神聽課或討論。 本節課力求活躍課堂氣氛,因此有較多的提問時間,提問學生時一定要面向全班學生提問題,讓全體學生思考,這才是提問的目的。同時,無論學生回答情況如何,都應以鼓勵為主,不要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為今后學生的積極回答做好準備。 在學生討論時,老師要深入到各組參與討論,指導討論的方法,學生就可以學會如何討論。同時,討論時要每組找一個同學進行記錄,老師要經常進行檢查,這樣也能促進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學生代表各組匯報時,同樣老師也要以鼓勵為主,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