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板報變得圖文并茂》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采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師──指導、學生──主體式”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2、本課傳授給學生的學法是“問題驅動下的自主學習──分組協作學習──探究發現學習”。讓學生在制作明信片的過程中,既鼓勵個性張揚,又提倡某些問題的分組協作,指導學生對圖片及文字的來源進行探究發現(從網絡中搜集)。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以問題驅動,激發求知欲望,讓學生帶著逐個任務通過探究發現、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3、教學評價方式:
1)采用小組間競爭機制,比賽哪個小組搜集的資料快而精彩,增強學生協作互助的意識。
2)分配給不同的小組不同的任務,激勵學生主動探究學習。
3)最后進行作品展示,評出“優秀版面設計”獎,“內容精彩”獎,“原創”獎等幾個獎項,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反思,增加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學會自己梳理知識,增強自學能力。
五、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選用
本課是在網絡教室中完成的,利用多媒體局域網絡,實現教師演示、個別指導、網上交流、作品提交及作品展示評比。在出現共性問題與個別錯誤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室軟件演示和個別指導,在創作作品的同時,生生可以進行網上交流。體現教師的指導、組織作用,學生主體、探究協作地位。
六、教學和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1、準備一個“奧運會板報展覽”。
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學生創作欲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2、提供有關奧運會的網站,各種學習網站,以備學生搜集材料使用。
3、給每個小組建立一個文件夾,以備分組提交作品,評比展示。
(二)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本節課是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教材“讓板報變得圖文并茂“共有 1課時,需45分鐘完成。
根據授課的需要,將鄰近的學生5人分為一組,每組學生的微機水平各不相同,設立組長一名,以便協助教師幫助其他學生,并起帶頭激勵作用。
在本節課的授課中,教師應具備信息技術專業知識,新的教育理念。
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1、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5分鐘)
創設情境,問題驅動導入:
·展示一個“奧運會板報”展覽情境。
·以英語再現中國取得奧運會申辦權時的情景,提出問題:成功申辦“奧運會”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你們設想一下xx年的奧運會會是什么樣子呢?
·教師抓住時機提出總任務:本節課制作一張關于奧運會的板報(總任務),盡情暢想,發揮自己獨到的創作意圖,最后進行展覽評比,設置多種獎項。
設計意圖:以英語逼真的再現激動人心的一刻,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學生創作欲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