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計算機病毒--
常見病毒的表現一般有:
① 屏幕顯示出現不正常。例如:出現異常圖形、顯示信息突然消失等。
② 系統運行不正常。例如:系統不能啟動、運行速度減慢、頻繁出現死機現象等。
③ 磁盤存儲不正常。例如:出現不正常的讀寫現象、空間異常減少等。
④ 文件不正常。例如:文件長度出現丟失、加長等。打印機不正常。例如:系統“丟失”打印機、打印狀態異常等。
問題5: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要重視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如果發現了計算機病毒,應該使用專門的殺病毒軟件及時殺毒。但是最重要的是預防,杜絕病毒進入計算機。
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
① 隔離來源 控制外來磁盤,避免交錯使用軟盤。有硬盤的計算機不要用軟盤啟動系統。對于外來磁盤,一定要經過殺毒軟件檢測,確實無毒或殺毒后才能使用。對連網計算機,如果發現某臺計算機有病毒,應該立刻從網上切斷,以防止病毒蔓延。
② 靜態檢查 定期用幾種不同的殺毒軟件對磁盤進行檢測,以便發現病毒并能及時清除。對于一些常用的命令文件,應記住文件的長度,一旦文件改變,則有可能傳染上了病毒。
③ 動態檢查 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種種異常現象,發現情況要立即檢查,以判別是否有病毒。常見的異常有:異常啟動或經常死機,運行速度減慢,內存空間減少,屏幕出現紊亂,文件或數據丟失,驅動器的讀盤操作無法進行等。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出現更多的計算機病毒,這些病毒將會以更巧妙更隱蔽的手段來破壞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因此每個人必須認識到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征,增強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意識,掌握清除計算機病毒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計算機過程中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五、使用計算機的道德規范
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不僅涉及技術問題,而且也要求網絡的參與者遵守相關的法律、政策等問題。技術是最直接的保證信息安全的手段,同時還需要道德和法律約束機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來保證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法規
1.為保證信息安全,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和《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等。
2.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又審議通過了《關于維護網絡全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決定(草案)》。
3.xx年4月30日,國家版權局信息產業部為了加強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中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政保護,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聯合發布了《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并于xx年5月30日起實施。
(二)網絡道德
1.網絡的參與者不僅要注意網絡安全問題,還要加強網絡道德和素養,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
2.作為一名中學生,要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規定,自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樹立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識,善于辨別有用信息、無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3.要遵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制作、不傳播計算機病毒,不設置破壞性程序,不攻擊計算機系統及通信網絡;不閱讀、不復制、不傳播、不制作妨礙社會治安和污染社會環境的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