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功》說課(精選7篇)
《電功》說課 篇1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掌握層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開首篇,足見這節的重要性,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熱、發光、發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它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在初中物理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先啟后的重要作用。
2、知識目標
A層次: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和做功形式
2.會計算一個用電器的電功。
B層次:由公式W=UIT求U、I 。
C層次,運用串、并聯電路特點及公式計算電功。
3、能力目標
1.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2.會讀電能表的示數。
4、思想教育
通過介紹一度電的用途,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5、教學關鍵
做好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的演示實驗。
6、準備教具
課本圖9-1所用儀器(將鉤碼換成小車),秒表、電能表、投影儀改幻燈機。
二、 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的五環教學法。學法是討論歸納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 教學程序
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復習提問。提出與本堂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ABC三個層次學生回答,為本堂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1.水流能做功嗎?
2.功的表達式如何? 3.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個環節: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圖9-1實驗后,問:是什么原因小車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對小車做了功。
第三個環節: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我們就學習電功。(板書課題)
1. 建立概念
電流做功形式很多,如電流通過收音機做功,我們聽到聲音,電流通過電視機……讓學生再舉電流做功的實例分析,引導學生概括出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實現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2. 電流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讓學生猜想,有的說與電壓、電流和時間有關,我們用實驗來研究。讓學生看書圖9-1,畫出電路圖,目的了解實物的連接方法,……當一個量隨著幾個量變化時,我們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導學生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讓ABC層次學生各一名,在教師引導下計時讀電流表、電壓表示數。讓全體學生觀察小車上升的高度,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改變電壓值,電流值做兩次實驗。分析實驗結果第二次小車為什么升的高呢?學生答: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大。教師講解:電流對電動機做的功近似看成等于電動機對小車做的功。小車上升的高,說明電流做的功多。由此得出什么結論呢?引導學生回答: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電壓越大,電流越大,電流做的功越多。讓學生推想,保持電壓、電流值不變,延長通電時間,小車上升更高。結論:保持電壓、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通過上面實驗得出定性結論: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告訴學生科學家經過精確測量出了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講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導學生說出公式的物理意義。為了讓學生對電功的單位焦耳有一個具體認識,告訴學生在力學中將兩個小雞蛋舉高1米(勻速),做功約1焦。在電學中每秒鐘通過普通電燈的電流所做的功是幾十焦,每秒鐘通過洗衣機的電流做的功約為200焦左右,使學生認識到這個單位在電學使用中顯得很小,生活中用起來很不方便,常用度做單位。1度=3.6×106焦。生活中用什么來測電功呢?用電能表。
3. 電能表
講清讀數方法和計算某段時間內用電度數,看書上圖9-4,讓學生了解一度電的作用,滲透節約用電教育,教師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第四環節:讓學生小結,把這堂課知識形成體系。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穩定性,實現正遷移,為此我設計了具有一定梯度的練習題,檢測不同層次學生達標情況,面向全體,激勵內化,填空題,采用自查形式,選擇題,用答題卡,判斷題用手勢出示。這樣,教師一目了解地掌握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實現了雙重反饋。
四、 說板書
采用橫向板書。一什么是電功。二、怎樣計算電功。三、用什么儀器測電功。使教學具有流暢性,同時學法一目了然。難點:討論歸納法。重點:感知探索法。
五、 說時間
復習提問約4分鐘,引入新課約1分鐘,新課教學約24分鐘,小結1分鐘,鞏固練習約14分鐘,作業約1分鐘。這樣做到三快一慢,導入新課快,進入重點快,訓練節奏快,突破重點、難點慢。
附:(練習題)
一、 填空題:采用自選自查形式
A層次:1.電流所做的功叫( )。國際單位是( )。
2.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 )能轉化成( )能的過程。通電的電動機將砝碼提起( )能轉化為( )能。
3.實驗研究表明:電流所做的功跟這段電路兩端的( )( )( )和( )成正比。計算公式是( )。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是( )( )( )和(
。I钪谐S茫 )做電功的單位。
4. 用來測定電流做的儀表是( )
5.某戶電表月初示數:123 4 0 月末示數 12962 ,本月用電( )
B層次:6.有一用電器通過它的電流是0.5安,在2分鐘內電流做了900焦的功,那么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是( )伏
C層次:7.兩只電阻R1:R2=4:3,串聯接入電路R1與R2兩端電壓之比U1:U2=( ),若t相同W1:W2=(
。,并聯執著入電路,I1:I2=( ),在相同的時間內W1:W2=( )
二、 選擇題(出示答題卡,對3個為A層次,4個為B層次,對5個為C層次)
1.以1安的電流通過5歐電阻,在1分鐘內,電流所做的功是( )焦
A300 B1800 C720 D360內
2.兩個阻值相等的定值電阻,分別并、串聯在同一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總電功W1和W2之比為( )
A2:1 B1:2 C1:4 D4:1
3.一只燈泡兩端電壓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在相同時間內,它消耗的電功為原來的( )倍。 A B2 C D4
4.電能表測( ) A電功 B電壓 C電流 D消耗電能
5.屬于電功的單位有( ) A度 B焦 C伏·秒
三、判斷題:(用手勢,出示左拇指和食指為對號,兩食指交叉為錯號,對3個為A層次,即3A,同理:5B,6C
1. 1度電表示電流能做功3.6×106焦耳
2. 電阻是484歐,兩端電壓220伏,通電一分鐘消耗電能是6000焦耳
3. 導體兩端電壓越長,通過電流越大,做功越多。
4. 導體中通過電流越大,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在這段導體中做功就越大。
5. 1焦=1伏·庫=1伏·安·秒
6. 某導體電阻為4歐,每秒鐘內有5庫電量通過,電流做的功為100焦。
電功
《電功》教案
。ㄒ唬┙虒W目的
1.
掌握電功的概念:知道電流做功的常見形式是推動機式做功,使導體發熱發光等;理解電功的公式(W=UIt)和單位(焦);能綜合歐姆定律和電功公式計算用電器(只限于一個)的電功。
2. 知道電度表的用途和讀數方法
。ǘ┙叹
1. 課本上電流做功砝碼提起來的實驗裝置;電鍵一只
2. 電動玩具汽車一只
3. 帶燈座的小燈泡(或電阻絲)一只
4. 電度表掛圖(或實物)
。ㄈ┙虒W過程
引言
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電路的連接方法,引入了反映電路工作狀態的幾個物理量-電流、電壓和電阻,以及這些量的相互關系-歐姆定律。這些,都是電學的基礎知識,在第一冊中我們研究了力對物體做功的問題,那么,電流能做功嗎?顯然,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大量的工作是由電流做功來完成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電流做功有哪些特點。怎樣計算電流做的功。
(板書:第九章 電功和電功率)、
首先學習電流做功問題
。ò鍟弘姽Γ
1. 復習提問
(1) 過去學過力可以做功,怎樣才算力對物體做了功?
。ù穑毫κ刮矬w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算力對物體做了功)
(2) 你能舉出日常見到的做功的例子嗎?
。ń處熞龑W生答:水流推動水輪機做功,汽車、電車的牽引力帶動車輛行駛做功等)
2. 講授新課
。1)電流可以做功:電車的牽引力實際是由電動機產生的,電動機是通了電流才工作的,所以,電車行駛,實際上是電流做功的結果。
。ㄑ菔荆和婢唠妱悠嚨男旭偅
(2)電流做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可以做功,那么電流通過電燈時發光,電流通過電爐時發熱,算不算做功呢?
在這里我們應把"功"的概念加以擴大。用電動機移動物體或使機械轉化,是電流做功的一種表現。電流使導體發熱、發光,是電流做的又一種表現,總之,電流做功的現象很多,例如電流通過電鈴發聲,電子表顯示數字,電視機顯示圖像等,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
。3)電流做功多少跟什么有關系?
演示課本圖9-1的實驗時,電流和電壓應采用大型的示教電表來顯示,實驗分兩步:
① 用變阻器改變電流和電壓,觀察在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
首先指明:砝碼被提升越高,表示電流做功越多。
先將變阻器滑片移至某位置(使接入電阻較大),閉合電鍵,觀察砝碼上升的時間和高度(通電時間電鍵控制),并記下電流、電壓值。
再將變阻器滑片移至另一位置(使接入電阻較。,閉合電鍵,觀察相同時間砝碼上升的高度,并記下電壓、電流值。
比較兩次實驗,得出:
在相同時間內,電壓和電流越大,電流做功越大。
、 保持電壓和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
。ㄟ@一步可以不做實驗,直接推出)
指出:上述實驗,所得出的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定性關系,如果把實驗做到精確些,可以得出:電功跟電流、電壓、通電時間都是正比關系,如果電壓U的伏做單位,電流I的單位用安,時間t的單位用秒,電功W的單位用焦,則有W=UIt
應當提醒學生注意兩點:一是公式中的W、U、I均指電路中同一段電路(即某個用電器)而言,二是W、U、I、t必須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
。4)電功的計算
。ò颜n本圖9-1的實驗裝置中的電動機換成小燈泡,做兩次改變電壓(取整數)電流的實驗,通電時間都取10秒鐘,讓學生觀察燈光的亮度,并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兩次電流做的大。
提問:把重為1牛的物體舉高1米所做的功是多少?(答:1焦)這些功如果由電動機完成,那么,電流所做的功是不是1焦呢?
(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時,除了提舉重物做功外,電流也會發熱做功,因此電流的功為這兩部分功的和,這就是課本圖9-1的實驗不定量的原因,因此在選用電動機時,發熱愈小的效率愈高)
列舉常用電器工作時,1分鐘能做的功:如手電燈泡為幾千焦,照明燈泡為幾百至幾千焦,洗衣機為幾萬焦。
由于焦這個單位很小,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
1度=3.6×106焦
。5)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出示電度表掛圖(或實物),讓學生觀察并讀出讀數。
指出電流做功時,表的轉盤就轉動(盤的邊緣有個紅點顯示轉動),每轉3000轉,耗電1度,表面上最后的數字是小數點后的一位數。
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1度電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3.鞏固練習
(1) 電流做功有哪些表現?(列舉常見的實例來說明)電功的大小由什么決定?
。2) 把同一個燈泡先后接到220伏和110伏的電路中,則電流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電功之比:
A2:1 B1:2 C4:1 D1:4
。3) 一盞電燈所用的電壓是36伏,電流是1.5安,通電5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
。4) 一個電爐通電4小時耗電6度,所用的電壓是200伏,通過電爐絲的電流是多少?
這四道題應預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和計算,學生回答第2題,可能有爭議,有的選A,有的選C,教師可讓選C的學生說明理由,然后提問:對同一個用電器保改變電壓,而不改變電流是否可能?對不同阻阻用電器,電壓相同時電流是否相同?引導學生用電功公式結合歐姆定律分析問題;對同一用電器I∞U,因此U增2倍,I亦增2倍,故W增4倍,對不同R的電熱器,U相同時,I與R成反比,故W亦與R成正比)
4.家庭作業
如果鞏固練習第3、4題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完成,可留為作業,課本習題-第1題也可留做作業。
5.板書設計
第九章 電功和電功率
電功
電流做功的各種表現:
電動機牽引物體或帶動機器轉動
電爐發熱
電燈發光
凡是通過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
電功大不上與什么有關?
電功公式 W=Uit
注意:公式中各個量是對同一段電路而言
各個量應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
電功單位:焦
常用單位:度
1度=3.6×106焦
電度表 用來測定電功的一種儀表
《電功》說課 篇2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物理《電功》的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物理《電功》。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及本節的地位與作用。
《電功和電功率》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點章之一,在這一章里,講述了兩個重要的電學概念(電功和電功率),一個重要的電學定律(焦耳定律,選學),這些知識不僅是進一步學習電學的基礎,而且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本章有兩大特點,一是綜合性強,不僅要綜合運用前面的歐姆定律、串并聯知識,還涉及到了一些力學問題(如本節中的功);另外一個特點是與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幾乎每節課都是從實際問題引入新課,講解知識并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本節所講的電功,除了具有以上兩個特點之外它還是對初二功和能量轉化的知識的延續,而且也是后面繼續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為學生將來學習更廣義的功做好了必要的準備。所以無論從大綱的要求上看,還是從物理學知識的擴展上看,本章和本節都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對本節的具體要求,同時針對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使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技能目標: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且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
(2)掌握電功的公式W=UIt(并能結合歐姆定律的公式)
(3)知道電功的單位。
(4)知道電能表的用途和讀數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通過分析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和能量轉化情況,培養學生概括、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沤Y合“一度電的作用”的教學,向學生滲透節能意識。
、茲B透能量守恒定律,認識宏觀世界中物質和能量在變化中總量不變的和諧。
3、重點與難點。
作為一節概念課,從概念的建立到運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綱對電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層次,所以把電功的概念和公式作為本節的重點。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難獨立地研究出電功與哪些因素有關,必須通過教師適當地點撥才能完成,所以把實驗探索過程作為本節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程序設計
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物理概念課的一般授課流程都分以下三個階段:
在本節課中,我利用了一個實物(電能表)和一個實驗(電動機提升一組鉤碼)引出電功這個概念,這樣引課會使學生感到電功這個概念并不陌生,而且與學過的知識(機械功)也有聯系,認識到電能在這個過程中轉化為了其他形式的能量,同時也為最后揭示電能表的應用埋下了伏筆。
接下來是概念的形成階段,這是本節的核心,在分析電功的實質時,我強調電流做功要引起各種變化:或牽引物體運動;或發熱、發光;或發生化學反應等等。通過實驗、電腦模擬等手段,讓學生知道電流做功有多種表現形式,這樣學生雖然沒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內涵,卻掌握了電功大部分外延。
在研究電功與哪些因素有關時,由于書中的實驗可見度和成功率都很低,既然是定性研究,我就用電流通過電燈做功來代替通過電動機做功,利用電燈發光來增加感性認識,利用投影電流表和電壓表來增加可見度,并采用先猜想再實驗最后總結的探索式教學模式。另外,在實驗中我注意了研究方法的滲透,即物理學中常用的控制變量法,還通過電腦動態顯示研究電路的過程,再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討論、設計實驗方案,而不是由教師一個人包辦,目的是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電能表的教學中,由于實物太小,一兩句話很難講清楚,所以我利用實物投影方式并下發了幾個電能表給各小組學生,讓他們觀察,在觀察過程中弄清銘牌上各項指標的含義。并動畫模擬了一個電能表工作時的情況,配合學生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電能表,使電能表的數字跳動和旋盤轉動一目了然,直觀而有效。最后介紹一度電的作用,目的是為了滲透節能意識。
為了鞏固電功的概念,我設計了一組練習題,通過這組由淺入深的形成性練習,使學生對電功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目的是提醒學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個因素,更不能顧此失彼,鞏固了本節課的學習成果。
課堂小結我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三個方面總結,這樣,既強化了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用精練的物理語言進行歸納和概括的能力。
總之,本節課是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前提下設計的,教學中以實驗為基礎,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概念的認識為主線,運用實驗、電腦動畫等多種教學手段,把傳授知識、培養興趣和能力、滲透方法有機地結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體會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作為一門科學的物理,電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為教學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則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猜想,實驗、討論等方法,盡可能再現知識的發展過程,在先物理思維,使學生受到科學的嚴謹性的教育。
2、這節課的內容,表面上看較簡單,學生學習應該不會有什么困難,但在備課時我發現了兩個疑點:一個是從力學的功過渡到電功;另一個是在定性實驗后直接給出電功公式,這兩點都不能用擴展知識的辦法來解決,所以我便著重從現象的分析中加深學生的印象,擴展知識的外延,至于其更本質的屬性,學生將來到了高中和大學將會繼續學習,這里不必講得過細、過深
3、教師的課堂提問是把知識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從引入新課到課后小結,我都盡力設計適當的問題,創造物理情境,并通過自己有意識地引導、點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
《電功》說課 篇3
一、教材分析
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光、發熱、發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以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在自然科學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了解電流可以做功,了解電流做功的實質。
2、通過實驗研究,使學生了解電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能力目標:
1、理解電功公式及單位。
2、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德育目標:
1、通過電流做功的實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實質,電功的公式。
教學難點:決定電功大小的因素。
二、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的五環教學法。
在教學中積極誘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采用討論歸納和感知探索兩種學法。
三、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心理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復習提問:提出與本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為本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①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②寫出功的表達式。③水流能做功嗎?
第二環節: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課本圖3—8實驗后。問:是什么原因重物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通過電動機對重物做了功。
第三環節: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我們就來學習電功。
1、建立概念:電流做功的形式很多,讓學生舉出電流做功的實例,引導學生概括出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
2、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在電流做功的過程中,實質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通過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多少來判斷電流做功的多少。
演示課本實驗,并通過小燈泡的亮暗來確定電功的大小。小燈泡越亮,說明在相同時間里做的功就越多。啟發學生思考并回答,小燈泡發光時,燈泡兩端存在電壓,小燈泡中有電流通過。當一個量隨幾個量變化時,我們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導學生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
①將兩個小燈泡串聯(兩個小燈泡的電阻不同),用電壓表測兩燈泡兩端的電壓。通過比較燈泡的亮度和相應的電壓,會發現兩燈并不一樣亮,而通過兩燈的電流是相同的,兩端電壓大的燈泡要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壓越大,電流做的功就越多。
、趯蓚小燈泡并聯(兩個小燈泡的電阻不同),用電流表測通過兩燈的電流。通過比較燈泡的亮度和相應的電流,會發現兩燈并不一樣亮,而兩燈泡兩端的電壓是相同的,通過電流大的燈泡要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電壓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電流做的功就越多。
進一步設問:若實驗中通電時間越長,電燈消耗的電能會怎樣?引出結論: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與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流以及通電時間成正比。
3、電功的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由上面的實驗結論得出計算公式:w=ui t,講清w、u、i、t 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分析功的單位:1焦耳=1牛頓·米=1伏特·安培·秒。為了讓學生對焦耳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告訴學生通過手電筒中電珠的電流每秒中做的功約為1焦耳。然后通過對課本例題的分析,引導學生理解電功公式的應用以及與歐姆定律相結合的靈活運用,并強調解題的規范化。
第四環節:讓學生小結,把這堂課的知識形成體系。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穩定性,實現正遷移。
課外想一想:用什么儀器可以測電功?
四、板書設計
3.2 電 功
1、什么是電功
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倥c電路兩端的電壓有關,
②與電路中的電流有關,
、叟c通電時間有關。
3、電功的計算
公式:w=ui t 1焦耳=1牛頓·米=1伏特·安培·秒
《電功》說課 篇4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掌握層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開首篇,足見這節的重要性,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熱、發光、發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它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在初中物理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先啟后的重要作用。
2、知識目標
a層次: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和做功形式
2.會計算一個用電器的電功。
b層次:由公式w=uit求u、i 。
c層次,運用串、并聯電路特點及公式計算電功。
3、能力目標
1.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2.會讀電能表的示數。
4、思想教育
通過介紹一度電的用途,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5、教學關鍵
做好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的演示實驗。
6、準備教具
課本圖9-1所用儀器(將鉤碼換成小車),秒表、電能表、投影儀改幻燈機。
二、 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的五環教學法。學法是討論歸納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 教學程序
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復習提問。提出與本堂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abc三個層次學生回答,為本堂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1.水流能做功嗎? 2.功的表達式如何? 3.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個環節: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圖9-1實驗后,問:是什么原因小車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對小車做了功。
第三個環節: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我們就學習電功。(板書課題)
1. 建立概念
電流做功形式很多,如電流通過收音機做功,我們聽到聲音,電流通過電視機……讓學生再舉電流做功的實例分析,引導學生概括出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實現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2. 電流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讓學生猜想,有的說與電壓、電流和時間有關,我們用實驗來研究。讓學生看書圖9-1,畫出電路圖,目的了解實物的連接方法,……當一個量隨著幾個量變化時,我們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導學生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讓abc層次學生各一名,在教師引導下計時讀電流表、電壓表示數。讓全體學生觀察小車上升的高度,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改變電壓值,電流值做兩次實驗。分析實驗結果第二次小車為什么升的高呢?學生答: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大。教師講解:電流對電動機做的功近似看成等于電動機對小車做的功。小車上升的高,說明電流做的功多。由此得出什么結論呢?引導學生回答: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電壓越大,電流越大,電流做的功越多。讓學生推想,保持電壓、電流值不變,延長通電時間,小車上升更高。結論:保持電壓、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通過上面實驗得出定性結論: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告訴學生科學家經過精確測量出了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講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導學生說出公式的物理意義。為了讓學生對電功的單位焦耳有一個具體認識,告訴學生在力學中將兩個小雞蛋舉高1米(勻速),做功約1焦。在電學中每秒鐘通過普通電燈的電流所做的功是幾十焦,每秒鐘通過洗衣機的電流做的功約為200焦左右,使學生認識到這個單位在電學使用中顯得很小,生活中用起來很不方便,常用度做單位。1度=3.6106焦。生活中用什么來測電功呢?用電能表。
3. 電能表
講清讀數方法和計算某段時間內用電度數,看書上圖9-4,讓學生了解一度電的作用,滲透節約用電教育,教師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第四環節:讓學生小結,把這堂課知識形成體系。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穩定性,實現正遷移,為此我設計了具有一定梯度的練習題,檢測不同層次學生達標情況,面向全體,激勵內化,填空題,采用自查形式,選擇題,用答題卡,判斷題用手勢出示。這樣,教師一目了解地掌握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實現了雙重反饋。
四、 說板書
采用橫向板書。一什么是電功。二、怎樣計算電功。三、用什么儀器測電功。使教學具有流暢性,同時學法一目了然。難點:討論歸納法。重點:感知探索法。
五、 說時間
復習提問約4分鐘,引入新課約1分鐘,新課教學約24分鐘,小結1分鐘,鞏固練習約14分鐘,作業約1分鐘。這樣做到三快一慢,導入新課快,進入重點快,訓練節奏快,突破重點、難點慢。
附:(練習題)
一、 填空題:采用自選自查形式
a層次:1.電流所做的功叫( )。國際單位是( )。
2.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 )能轉化成( )能的過程。通電的電動機將砝碼提起( )能轉化為( )能。
3.實驗研究表明:電流所做的功跟這段電路兩端的( )( )( )和( )成正比。計算公式是( )。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是( )( )( )和( )。生活中常用( )做電功的單位。
4. 用來測定電流做的儀表是( )
5.某戶電表月初示數:123 4 0 月末示數 12962 ,本月用電( )
b層次:6.有一用電器通過它的電流是0.5安,在2分鐘內電流做了900焦的功,那么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是( )伏
c層次:7.兩只電阻r1:r2=4:3,串聯接入電路r1與r2兩端電壓之比u1:u2=( ),若t相同w1:w2=( ),并聯執著入電路,i1:i2=( ),在相同的時間內w1:w2=( )
二、 選擇題(出示答題卡,對3個為a層次,4個為b層次,對5個為c層次)
1.以1安的電流通過5歐電阻,在1分鐘內,電流所做的功是( )焦
a300 b1800 c720 d360內
2.兩個阻值相等的定值電阻,分別并、串聯在同一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總電功w1和w2之比為( )
a2:1 b1:2 c1:4 d4:1
3.一只燈泡兩端電壓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在相同時間內,它消耗的電功為原來的( )倍。 a b2 c d4
4.電能表測( ) a電功 b電壓 c電流 d消耗電能
5.屬于電功的單位有( ) a度 b焦 c伏·秒
三、判斷題:(用手勢,出示左拇指和食指為對號,兩食指交叉為錯號,對3個為a層次,即3a,同理:5b,6c
1. 1度電表示電流能做功3.6106焦耳
2. 電阻是484歐,兩端電壓220伏,通電一分鐘消耗電能是6000焦耳
3. 導體兩端電壓越長,通過電流越大,做功越多。
4. 導體中通過電流越大,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在這段導體中做功就越大。
5. 1焦=1伏·庫=1伏·安·秒
6. 某導體電阻為4歐,每秒鐘內有5庫電量通過,電流做的功為100焦。
電功
《電功》教案
(一)教學目的
1. 掌握電功的概念:知道電流做功的常見形式是推動機式做功,使導體發熱發光等;理解電功的公式(w=uit)和單位(焦);能綜合歐姆定律和電功公式計算用電器(只限于一個)的電功。
2. 知道電度表的用途和讀數方法
(二)教具
1. 課本上電流做功砝碼提起來的實驗裝置;電鍵一只
2. 電動玩具汽車一只
3. 帶燈座的小燈泡(或電阻絲)一只
4. 電度表掛圖(或實物)
(三)教學過程
引言 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電路的連接方法,引入了反映電路工作狀態的幾個物理量-電流、電壓和電阻,以及這些量的相互關系-歐姆定律。這些,都是電學的基礎知識,在第一冊中我們研究了力對物體做功的問題,那么,電流能做功嗎?顯然,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大量的工作是由電流做功來完成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電流做功有哪些特點。怎樣計算電流做的功。
(板書:第九章 電功和電功率)、
首先學習電流做功問題
(板書:電功)
1. 復習提問
(1) 過去學過力可以做功,怎樣才算力對物體做了功?
(答: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算力對物體做了功)
(2) 你能舉出日常見到的做功的例子嗎?
(教師引導學生答:水流推動水輪機做功,汽車、電車的牽引力帶動車輛行駛做功等)
2. 講授新課
(1)電流可以做功:電車的牽引力實際是由電動機產生的,電動機是通了電流才工作的,所以,電車行駛,實際上是電流做功的結果。
(演示:玩具電動汽車的行駛)
(2)電流做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可以做功,那么電流通過電燈時發光,電流通過電爐時發熱,算不算做功呢?
在這里我們應把"功"的概念加以擴大。用電動機移動物體或使機械轉化,是電流做功的一種表現。電流使導體發熱、發光,是電流做的又一種表現,總之,電流做功的現象很多,例如電流通過電鈴發聲,電子表顯示數字,電視機顯示圖像等,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
(3)電流做功多少跟什么有關系?
演示課本圖9-1的實驗時,電流和電壓應采用大型的示教電表來顯示,實驗分兩步:
、 用變阻器改變電流和電壓,觀察在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
首先指明:砝碼被提升越高,表示電流做功越多。
先將變阻器滑片移至某位置(使接入電阻較大),閉合電鍵,觀察砝碼上升的時間和高度(通電時間電鍵控制),并記下電流、電壓值。
再將變阻器滑片移至另一位置(使接入電阻較小),閉合電鍵,觀察相同時間砝碼上升的高度,并記下電壓、電流值。
比較兩次實驗,得出:
在相同時間內,電壓和電流越大,電流做功越大。
② 保持電壓和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
(這一步可以不做實驗,直接推出)
指出:上述實驗,所得出的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定性關系,如果把實驗做到精確些,可以得出:電功跟電流、電壓、通電時間都是正比關系,如果電壓u的伏做單位,電流i的單位用安,時間t的單位用秒,電功w的單位用焦,則有w=uit
應當提醒學生注意兩點:一是公式中的w、u、i均指電路中同一段電路(即某個用電器)而言,二是w、u、i、t必須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
(4)電功的計算
(把課本圖9-1的實驗裝置中的電動機換成小燈泡,做兩次改變電壓(取整數)電流的實驗,通電時間都取10秒鐘,讓學生觀察燈光的亮度,并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兩次電流做的大小)
提問:把重為1牛的物體舉高1米所做的功是多少?(答:1焦)這些功如果由電動機完成,那么,電流所做的功是不是1焦呢?
(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時,除了提舉重物做功外,電流也會發熱做功,因此電流的功為這兩部分功的和,這就是課本圖9-1的實驗不定量的原因,因此在選用電動機時,發熱愈小的效率愈高)
列舉常用電器工作時,1分鐘能做的功:如手電燈泡為幾千焦,照明燈泡為幾百至幾千焦,洗衣機為幾萬焦。
由于焦這個單位很小,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
1度=3.6106焦
(5)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出示電度表掛圖(或實物),讓學生觀察并讀出讀數。
指出電流做功時,表的轉盤就轉動(盤的邊緣有個紅點顯示轉動),每轉3000轉,耗電1度,表面上最后的數字是小數點后的一位數。
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1度電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3.鞏固練習
(1) 電流做功有哪些表現?(列舉常見的實例來說明)電功的大小由什么決定?
(2) 把同一個燈泡先后接到220伏和110伏的電路中,則電流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電功之比:
a2:1 b1:2 c4:1 d1:4
(3) 一盞電燈所用的電壓是36伏,電流是1.5安,通電5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
(4) 一個電爐通電4小時耗電6度,所用的電壓是200伏,通過電爐絲的電流是多少?
這四道題應預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和計算,學生回答第2題,可能有爭議,有的選a,有的選c,教師可讓選c的學生說明理由,然后提問:對同一個用電器保改變電壓,而不改變電流是否可能?對不同阻阻用電器,電壓相同時電流是否相同?引導學生用電功公式結合歐姆定律分析問題;對同一用電器i∞u,因此u增2倍,i亦增2倍,故w增4倍,對不同r的電熱器,u相同時,i與r成反比,故w亦與r成正比)
4.家庭作業
如果鞏固練習第3、4題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完成,可留為作業,課本習題-第1題也可留做作業。
5.板書設計
第九章 電功和電功率
電功
電流做功的各種表現:
電動機牽引物體或帶動機器轉動
電爐發熱
電燈發光
凡是通過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
電功大不上與什么有關?
電功公式 w=uit
注意:公式中各個量是對同一段電路而言
各個量應統一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
電功單位:焦
常用單位:度
1度=3.6106焦
電度表 用來測定電功的一種儀表
《電功》說課 篇5
一、教學的目標
1. 知識目標:(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實質。
。2)理解電功的計算公式:W=UIt
。3)知道電功的單位:焦耳、千瓦時、度。
。4)知道電能表的用途及讀數方法。
2.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思想目標: 結合“一度電的作用”的教學,向學生滲透節能意識。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概念、計算公式及應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 教具
學生電源、開關、演示電壓表、演示電流表、電動機模型、鐵架臺、投影儀“6V 6W”、“6V 3W”的燈泡各一個、導線若干條、50克砝碼一個、細線約1米
五、教學過程 (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 導入 新課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向學生介紹可以借助于水流來類比,提出電流也可以做功。演示課本圖9-1所示的實驗,通電后物體被提起,證明電流可以做功。并向學生提出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呢?導入 新課并板書課題。
第二環節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分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 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實質
在剛才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向學生指明電流做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會伴隨著一些現象或變化等電流的效應的發生,如通電后電燈發熱發光、電風扇轉動、電飯鍋發熱、溶液會發生化學變化等,然后啟發同學們思考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電流做功的例子,鼓勵同學們大膽思考、踴躍發言,并及時表揚以肯定同學們的正確回答,最后教師作總結發言: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階段 研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
研究電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關系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可以類比水流做功時與水壓、水流、時間的關系來說明。然后引導同學們通過實驗對電流做功進行定性研究,為了使實驗操作簡便和增加實驗的可見度,可采用“比較電流通過電燈做功”來代替課本中“電流通過電動機做功”的實驗,利用電燈發光強弱的變化來表現電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可以配合投影儀模擬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變化來增加實驗的可見度,采用“控制變量法”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析討論,歸納總結電功與電壓、電流和時間的關系,在實驗中注意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式的教學。具體的實驗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先利用兩燈串聯時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電壓不同而燈的亮度不同來研究“電功與電壓”的關系;然后再利用兩燈并聯時電壓和通電時間相同,電流不同而燈的亮度不同來研究“電功與電流”的關系;對于電功與通電時間的關系學生很容易理解,只需稍加說明,不需要專門演示。最后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并寫出電功的計算公式:W=U I t,對于公式W=U I t要向學生強調公式中各個量的物理意義和單位,并特別強調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即U I t必須是對應于“同一段電路(或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它們具有“同一性”和“同時性”的特點。
第三階段 介紹電功的單位
電功的單位是焦耳(強調它與機械做功的單位焦耳相同,證明電功也是功),另外可以舉一些實例,幫助學生對焦耳這個單位形成具體的印象。如通過手電筒小燈泡的電流,一秒鐘做功約一焦耳,100瓦的白熾電燈正常工作時電流每秒鐘做功100焦耳,家用空調器工作時電流每秒鐘做功幾千焦耳,通過這些實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焦耳這個單位形成感性的認識,還使學生體會到焦耳是個很小的單位,從而引出工農業生產和技術資料中使用的電功單位:度和千瓦時。提示學生知道電功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第四階段 電能表的讀數
出示電能表實物,說明電能表的作用,采用投影的方法讓學生們練習電能表讀數的方法。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一度電的作用,向學生滲透節能意識,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第三環節 通過課堂練習,及時反饋教學效果,鞏固新課教學
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對電功的概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檢測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
1.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電 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爐子通電后,電流做功,這時是將 電 能轉化為 內 能。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時,電 能轉化為 機械 能。
3.電流在某段電路上做的功等于電路兩端的 電壓 與電路中的 電流 以及 通電時間 的乘積,用公式表示為W=U I t。
4.小剛同學家的電能表月初的示數是21658,月末的示數是22136,這個月小剛家用電 47.8 度。
5.一只燈泡接到6伏的電路中,通過它的電流是 0.5安,則通電5分鐘電流做了900焦耳的功?
6. 把5題中的小燈泡若接到3伏的電路中,通電5分鐘,電流做多少焦耳的功?并分析在這兩種情況下電壓、電流、電阻和電功率之比分別是多少? (分析電功時要提醒學生注意U I t的同一性和同時性。)
第四環節 .小結本節知識目標,布置作業 。
六、 板書設計
第九章 電功和電功率
第一節 電功
一 電流做功的實質:
二 研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
三 電功的計算公式 W=U I t
四 電功的單位 焦耳 千瓦時 度
1千瓦時=1度=3.6×106焦耳
五 電能表的讀數
《電功》說課 篇6
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光、發熱、發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以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在自然科學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電流可以做功,了解電流做功的實質。
2、通過實驗研究,使學生了解電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能力目標:
1、理解電功公式及單位。
2、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德育目標:
1、通過電流做功的實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實質,電功的公式。
教學難點:決定電功大小的因素。
二、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的五環教學法。
在教學中積極誘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采用討論歸納和感知探索兩種學法。
三、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心理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復習提問:提出與本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為本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①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②寫出功的表達式。③水流能做功嗎?
第二環節: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課本圖3—8實驗后。問:是什么原因重物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通過電動機對重物做了功。
第三環節: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我們就來學習電功。
1、建立概念:電流做功的形式很多,讓學生舉出電流做功的實例,引導學生概括出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
2、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在電流做功的過程中,實質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通過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多少來判斷電流做功的多少。
演示課本實驗,并通過小燈泡的亮暗來確定電功的大小。小燈泡越亮,說明在相同時間里做的功就越多。啟發學生思考并回答,小燈泡發光時,燈泡兩端存在電壓,小燈泡中有電流通過。當一個量隨幾個量變化時,我們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導學生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
、賹蓚小燈泡串聯(兩個小燈泡的電阻不同),用電壓表測兩燈泡兩端的電壓。通過比較燈泡的亮度和相應的電壓,會發現兩燈并不一樣亮,而通過兩燈的電流是相同的,兩端電壓大的燈泡要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壓越大,電流做的功就越多。
、趯蓚小燈泡并聯(兩個小燈泡的電阻不同),用電流表測通過兩燈的電流。通過比較燈泡的亮度和相應的電流,會發現兩燈并不一樣亮,而兩燈泡兩端的電壓是相同的,通過電流大的燈泡要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電壓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電流做的功就越多。
進一步設問:若實驗中通電時間越長,電燈消耗的電能會怎樣?引出結論: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與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流以及通電時間成正比。
3、電功的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由上面的實驗結論得出計算公式:W=UI t,講清W、U、I、t 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分析功的單位:1焦耳=1牛頓·米=1伏特·安培·秒。為了讓學生對焦耳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告訴學生通過手電筒中電珠的電流每秒中做的功約為1焦耳。然后通過對課本例題的分析,引導學生理解電功公式的應用以及與歐姆定律相結合的靈活運用,并強調解題的規范化。
第四環節:讓學生小結,把這堂課的知識形成體系。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穩定性,實現正遷移。
課外想一想:用什么儀器可以測電功?
四、板書設計
§3.2 電 功
1、什么是電功
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倥c電路兩端的電壓有關,
②與電路中的電流有關,
、叟c通電時間有關。
3、電功的計算
公式:W=UI t 1焦耳=1牛頓·米=1伏特·安培·秒
以上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電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功》說課 篇7
一、教學的目標
1. 知識目標:(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實質。
(2)理解電功的計算公式:W=UIt
。3)知道電功的單位:焦耳、千瓦時、度。
(4)知道電能表的用途及讀數方法。
2.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思想目標: 結合“一度電的作用”的教學,向學生滲透節能意識。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概念、計算公式及應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 教具
學生電源、開關、演示電壓表、演示電流表、電動機模型、鐵架臺、投影儀“6V 6W”、“6V 3W”的燈泡各一個、導線若干條、50克砝碼一個、細線約1米
五、教學過程 (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 導入 新課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向學生介紹可以借助于水流來類比,提出電流也可以做功。演示課本圖9-1所示的實驗,通電后物體被提起,證明電流可以做功。并向學生提出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呢?導入 新課并板書課題。
第二環節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分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 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實質
在剛才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向學生指明電流做功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會伴隨著一些現象或變化等電流的效應的發生,如通電后電燈發熱發光、電風扇轉動、電飯鍋發熱、溶液會發生化學變化等,然后啟發同學們思考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電流做功的例子,鼓勵同學們大膽思考、踴躍發言,并及時表揚以肯定同學們的正確回答,最后教師作總結發言: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階段 研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
研究電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關系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可以類比水流做功時與水壓、水流、時間的關系來說明。然后引導同學們通過實驗對電流做功進行定性研究,為了使實驗操作簡便和增加實驗的可見度,可采用“比較電流通過電燈做功”來代替課本中“電流通過電動機做功”的實驗,利用電燈發光強弱的變化來表現電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可以配合投影儀模擬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變化來增加實驗的可見度,采用“控制變量法”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析討論,歸納總結電功與電壓、電流和時間的關系,在實驗中注意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式的教學。具體的實驗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先利用兩燈串聯時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電壓不同而燈的亮度不同來研究“電功與電壓”的關系;然后再利用兩燈并聯時電壓和通電時間相同,電流不同而燈的亮度不同來研究“電功與電流”的關系;對于電功與通電時間的關系學生很容易理解,只需稍加說明,不需要專門演示。最后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并寫出電功的計算公式:W=U I t,對于公式W=U I t要向學生強調公式中各個量的物理意義和單位,并特別強調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即U I t必須是對應于“同一段電路(或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它們具有“同一性”和“同時性”的特點。
第三階段 介紹電功的單位
電功的單位是焦耳(強調它與機械做功的單位焦耳相同,證明電功也是功),另外可以舉一些實例,幫助學生對焦耳這個單位形成具體的印象。如通過手電筒小燈泡的電流,一秒鐘做功約一焦耳,100瓦的白熾電燈正常工作時電流每秒鐘做功100焦耳,家用空調器工作時電流每秒鐘做功幾千焦耳,通過這些實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焦耳這個單位形成感性的認識,還使學生體會到焦耳是個很小的單位,從而引出工農業生產和技術資料中使用的電功單位:度和千瓦時。提示學生知道電功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第四階段 電能表的讀數
出示電能表實物,說明電能表的作用,采用投影的方法讓學生們練習電能表讀數的方法。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一度電的作用,向學生滲透節能意識,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第三環節 通過課堂練習,及時反饋教學效果,鞏固新課教學
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對電功的概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檢測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
1.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電 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爐子通電后,電流做功,這時是將 電 能轉化為 內 能。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時,電 能轉化為 機械 能。
3.電流在某段電路上做的功等于電路兩端的 電壓 與電路中的 電流 以及 通電時間 的乘積,用公式表示為W=U I t。
4.小剛同學家的電能表月初的示數是21658,月末的示數是22136,這個月小剛家用電 47.8 度。
5.一只燈泡接到6伏的電路中,通過它的電流是 0.5安,則通電5分鐘電流做了900焦耳的功?
6. 把5題中的小燈泡若接到3伏的電路中,通電5分鐘,電流做多少焦耳的功?并分析在這兩種情況下電壓、電流、電阻和電功率之比分別是多少? (分析電功時要提醒學生注意U I t的同一性和同時性。)
第四環節 .小結本節知識目標,布置作業 。
六、 板書設計
第九章 電功和電功率
第一節 電功
一 電流做功的實質:
二 研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
三 電功的計算公式 W=U I t
四 電功的單位 焦耳 千瓦時 度
1千瓦時=1度=3.6×106焦耳
五 電能表的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