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樂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 ( 湘版 ) 教材九年級上冊第 5 課
教材分析:
本課試圖尋找一條真正讓學生理解建筑為什么被稱為的途徑,并嘗試引導學生用具象的造型來表達抽象的音樂感受,探索兩種藝術形式的結合方式。將立體構成的一些基本理念融于具體操作中,在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中尋找能展示自己的觀點和能力的論題。
教學目的
1 .了解建筑與音樂的內在聯系;
2 .運用立體構成的某些技術技法創造具體的造型,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3 .培養自主性學習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精神。
( 第一課時 )
時間 | 教學過程 與學生活動 | 指導、協助與評議觀點 |
5 40 | 一、組織教學: 1 .師生展示、討論預先收集的建筑作品圖片,歸納其整體感受,如雄偉、明快、莊重、愉悅等。 2 .導入 ,展示課題。 二、尋找、判斷建筑與音樂的對應關系: 1 .造型·旋律 ·金字塔與“小瀑布” | 旋律行進方向: ( 上行 ) 與 ( 下行 ) ·上海體育場與天壇祈年殿 | ( 級進 ) 與 ( 跳進 ) 2 .活動一: 想像自己最鐘愛的一段音樂,用薄紙通過折、剪、切、貼進行造型練習,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3 .學生結合練習談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探討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4 .材質·音色 布達拉宮與未來高等學校 低沉渾厚的藏號與尖銳、明確的搖滾。 5 .結構·節奏 杜比公寓與 Max Reinhardt Haus 大樓 |X X|X X|| 與 |X X| X X · | X X X X X | X · X X X || 6 .裝飾·和聲 “小瀑布”、蒙特利爾住宅樓、國民大廈單調的旋律與配上和聲的對比感覺 7 .活動二: 完善自己的想法,做一個更豐富的小樣。 | ·師生互動,活躍氣氛。 ·歸納整體感受,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 ·造型是建筑物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而旋律則是聽者所能感受的最為明顯、直接的要素,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上行表現情緒的高漲和興奮,下行則表現情緒的松弛,與建筑造型相統一。 ·級進舒緩,跳進奔放,與造型所追求的優美及豐富的想像力相諧調。 ·將音樂與造型結合起來,把頭腦中抽象的感覺具象化,讓學生尋找其內在聯系。 ·學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具體困難, 大家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培養互助精神。 ·除造型與旋律的關系之外,建筑物的其他表現形式與音樂的對應關系也存在著,幫助學生去感覺、體會非常重要。 ·讓學生自覺發現其中的規律,并尋找與之對應的節奏,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作品。 ·窗、門、煙囪、陽臺、色彩、圖形等因素極大地豐富了建筑予人的感受,就像和聲是音樂喚起審美情感反應的最有效的因素一樣。 ·將前幾個因素靈活運用,使小樣更耐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