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 《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說課稿
說 案
〈〈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文藝復興》(一)、〈〈文藝復興〉〉(二)這三課是世界古代歷史部分的最后三課,它敘述的內容,時間跨度大,從14世紀---16世紀,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歷史階段,這一階段歐洲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航路的開辟、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是這種變化的三大標志;空間范圍廣,涉及到歐洲、非洲、亞洲、美洲廣大地區。教材頭緒繁多,理論性強,學生接受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內容處理上要力求化繁就簡,突出重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三課共包括17個子目,安排3課時學完,每節課講一課時,可以把17個子目合并來講,以突出重點,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11課 《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
一、對教材的剖析和處理--說教材:
(一)、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15世紀末---16世紀初西歐人在地理上的重大發現,掌握新航路的開辟的原因、經過和意義;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和作用;掌握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爆發的時間和領導人。
2、德育目標: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以下問題:
(1)、新航路的開辟既需要技術條件,更需要決心和勇氣。
(2)、新航路的開辟帶來了積極影響,也為歐洲開辟了殖民掠奪的道路。
(3)、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
3、能力培養目標:
(1)、在教師幫助下,要求學生結合新航路的開辟的 動機和取得的成就,結合開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進行思考,加以認識,從而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師幫助下,使學生認識作為飛機制度精神支柱的天主教會的反動性,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看事物本質的能力。
(二)、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其為重點、難點的依據:
1、重點、難點:
(1)、重點:四次重要遠航。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
(2)、難點:對新航路的開辟做出恰當的評價。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在打擊天主教會方面的作用。
2、確定其為重點、難點依據:
(1)、確定上述重點的依據:從"新航路的開辟何宗教改革"這一課題來看,它包括兩部分內容,:"新航路的開辟"和"宗教改革",而新航路的開辟主要是指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的四次遠行活動,所以確定"四次重要遠航"為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而宗教改革首先是從德意志爆發的,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間又爆發了農民戰爭,而后宗教改革擴展到北歐、西歐其他國家,對歐洲的封建勢力,特別是天主教會勢力的打擊頗大,所以確定"德意志宗教改革"為本課的第二個教學重點。
(2)、確定上述難點的依據:"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的影響巨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對其評價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原理,而這些知識既屬于難于理解的知識,又超出了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所以確定"對新航路的開辟作出恰當的評價"為本課的一個教學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