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地球的自轉
4.1地球的自轉
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特征,知道地球自轉方向。
2、了解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知道晨昏線(圈)的含義和晝夜交替周期。
3、能用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
4、通過對地球運動規律的學習,加深學生對天文現象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知識背景
學生在小學了解了一些地球運動的常識,初步具備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一些知識,但其建立的運動空間運動概念還處于朦朧想象的階段。
學習需求
對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等天文現象的形成原因較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地球自轉特征。
難點:晨昏線(圈)的含義。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演示法 實驗法
情景形式
探索研究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地球的自轉”、地球儀、白紙板、橡皮泥和火柴。
學生準備:地球儀、硬紙板、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1、提問:在小學中我們已經學過太陽和地球間的運動規律,請一個同學說說:是太陽繞著地球轉,還是地球繞著太陽轉?
【生】同桌討論,舉手回答。
【師】2、抽生回答。(結合一冊《科學》中“太陽系”的知識,說明地球是繞著太陽轉。播放課件“地球的繞日運動”,加深印象)
3、提問:我們坐在平穩行駛的汽車上,專心觀看窗外的景物時,我們會有什么感覺?
【生】同桌討論,舉手回答。
【師】4、抽生回答
(結論: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車窗外的景物在不斷后移,但不覺得我們自己在向前移動。)
5、由此引出:地球雖然實際上是繞日運行的,但我們像坐在平穩行駛的汽車上專心觀看窗外的景物時一樣,會產生看上去像太陽在繞地球旋轉這樣一種錯覺。
6、引入地球的自轉:為什么每天太陽會東升西落呢?(出示地球儀)那是載著我們的地球在不停地繞地軸自西向東旋轉的緣故。我們今天就研究地球的自轉。
二、新課展開
(一)、地球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
1、地球的自轉
【師】(1)播放課件“地球的自轉” (教參附帶)第一部分“地球繞地軸自轉”。
(2)定義:我們把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自轉。
(3)提問:結合以前所學的知識,說說哪些現象可以證明地球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
【生】4人一組討論。
【師】(3)抽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4)小結補充:如星星的視運動圖,太陽的東升西落等。
2、【學生實驗】:地球自轉
【師】(1)簡單介紹“地球自轉實驗”步驟1—4的要求,要求學生在完成實驗的同時完成步驟3—4中的思考題。
【生】2人一組(同桌)按步驟做實驗,并完成思考題。
【師】(2)抽生回答思考題,其他學生補充。
(3)提問:若在實驗步驟2中,按圖示的反方向旋轉地球儀,我們仍會看到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嗎?請通過實驗回答。
【生】2人一組做實驗。
【師】(4)抽生回答實驗觀察結果。(與事實相反,故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旋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