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太空
課題: 第三章 第4節 觀測太空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著名星座和恒星。
2.掌握觀測星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過探究,實際感受天文觀測研究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宇宙的興趣。
4.學會使用星圖,了解當地的四季星空。
5.了解我國古代在天文觀測上的貢獻,為科學地認識宇宙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如何找北極星;使用活動星圖觀測四季星空。
教學難點:活動星圖的制作和使用活動星圖觀察四季星空。
教學安排:本節建議2課時
課前準備:制作好的活動星圖、課件、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演示實驗。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請同學們看一段動畫片。(播放《圣斗士星矢》)
提問:圣斗士代表宇宙中的什么?
回答:星座
提問:那星矢代表什么星座呢?黃金圣斗士又代表什么星座呢?
回答:星矢代表天馬星座,黃金圣斗士一共12個,代表黃道十二星座。
提問:什么是星座?天空中有多少星星呢?(如有同學回答,則讓他們自由回答。)請同
學們翻開課本第98頁。
講解:由于天上的星星很多,決大多數是恒星(在天上的位置基本上看不出來變化),用人的肉眼能看到大約6000顆。茫茫星海,常常使很多人望而生嘆,不知該怎樣認星。其實,和星星交朋友也不難。這要首先了解星區是怎樣劃分的。就像了解你的摯友一樣,你應知道他家的住址,他家周圍的環境特征。恒星天區的劃分,就相當于街區的劃分。中國古代把恒星天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xiù)。宿就是住地的意思.把28宿以外的星區劃分為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垣就是墻的意思。意思就是以墻圍起的星區。(出示投影片)
古代的巴比倫人將天空分成了許多區域,稱之為“星座”,每一個星座由其中的亮星的特殊分布來辨認。古希臘人在公元前270年前后把他們所能見到的部分天空劃分成48個星座,用假想的線條將星座內的主要亮星連起來,把他們想象為人物或動物的形象,并結合神話故事給他們取了合適的名字,這就是星座名稱的由來。(出示各種星座圖片)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全天劃分成88個星區,叫星座。在這88個星座中,沿黃道天區有12個星座,它們是雙魚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馬座、摩羯座、寶瓶座。北天有29個星座,南天有47個星座。
由于希臘神話故事中的四十幾個星座都居于北方天空和赤道南北,剛好是我們常見的星座,只要一個個記住這些星座的位置,名字和與周圍其他星座的關系,并記住把主要亮星連起來的想象圖,你就可以很容易的辨認整個星空了。
讀圖看課本第98頁(1、你認識下面的星座嗎?請在星空圖中找到他們)(出示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鷹座、天琴座、獵戶座、天鵝座圖片)
講解:南天的星座是到十七世紀環球航海航行成功后,再經過航海家的觀察才逐漸的確認下來的,所以就有了許多當時比較先進的科學儀器來命名南天的星座。如望遠鏡座、羅盤座、顯微鏡座、圓規座等。比較引人注目的亮星,是恒星中的“大人物”,人們給它們起了名字。
讀圖(2、找出下列恒星)(北極星在小熊座、織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鷹座、天狼星在大犬座,是全天最亮的星。出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