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為什么能指南 教案
第1節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南
教學目標 1、知道磁體及其性質。
2、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3、了解磁化的概念。
4、理解磁場的基本性質,知道磁場的方向和判斷方法。
5、知道地磁場的存在,知道地理北極就是地磁南極。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的概念、性質
難點:磁場的概念;磁化的概念。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 實驗(一小堆大頭針,鐵屑,鐵片,銅片,玻璃片,鎳幣,鐵棒,細線),史料
教 學 預 設 調 控 對 策
【引入】大家知道我國古代的四大分明嗎?--造紙、火藥、指南針、
指南針是航海時常備的導航工具。那么,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呢?
一、磁體和磁極
【出示、觀察】先用線將條形磁體懸掛起來,使它自由轉動,觀察它的靜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針,讓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轉動,觀察它的靜止方位。
--小磁針在靜止后的位置總是指向南北方向的。
小磁針或條形磁體指向北方的一端叫北極;指向南方的一端叫南極。
【實驗】學生分組進行
1)讓磁鐵與鐵塊、木塊、塑料、鋁塊、銅塊等接近。
--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有:鐵塊
1、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能吸引含鐵質的物體(鐵、鈷、鎳)
2)用條形磁鐵去吸一些鐵屑。
--發現原來均勻分布的鐵屑不再均勻,磁鐵的兩端吸附的鐵屑特別多。說明磁體各部分的磁性強弱不同,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做磁極,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中間最弱。
2、磁體有兩個磁性最強的磁極--南極(s極)和北極(n極)
【提問】: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出示司南的掛圖和幻燈片,說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針就是我國戰國時代的指南針,叫司南,它是根據磁針靜止時總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3)用磁鐵的一極靠近小磁針。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3、磁體間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討論】如果磁體被分割成兩段或幾段后,每一段磁體上是否仍然有南北極呢?--有。在水平面上有南北指向性。
【實驗】鐵棒的下方放鐵屑,讓條形磁鐵靠近鐵棒。然后把條形磁鐵拿開。
--現象:靠近時,鐵棒能吸引鐵屑。說明鐵棒有了磁性。
拿開后,鐵屑又都落下。說明鐵棒的磁性立即消失。
4、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得到磁性的過程叫做磁化。
【實驗】用一根磁鐵在鋼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幾次。
鋼棒有了磁性,而且能永久保持,就成了永磁體。人造磁體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補充】鐵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稱為軟磁體。鋼被磁化后,磁性能夠長期保持,稱為硬磁體或永磁體,鋼是制造永磁體的好材料【講述】我們已經認識了磁體的許多磁現象,磁體可分為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通常我們看到和使用的磁體都是人造磁體,它們都能長期保持磁性,通稱為永磁體。
【討論】有一條形磁體的n、s極的標記模糊不清了,怎樣用實驗的方法將它的兩極判別出來?
二、磁場和磁感線
【實驗】讓磁體接近小磁針--現象:當接近時小磁針會轉動起來。
【分析】小磁針轉動,說明小磁針受到力的作用。力是怎樣產生的呢?應該是磁體,而磁體沒有直接接觸小磁針。那么肯定是在它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物質。科學證明:在磁體的周圍存在磁場(場--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而小磁針在磁場中會受到磁力的作用。所以小磁針是在磁力的作用下轉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