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學相關 > 班任摯友 > 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習慣(精選2篇)

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4-01-25

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習慣(精選2篇)

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習慣 篇1

  魏書生

  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毫無疑問的。

  需要不需要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看法就不一致了。

  有的領導,有的學生家長,也有的老師認為:學生作文,教師批改;天經(jīng)地義,不容代替。在一些地區(qū),這種觀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個別教師剛剛引導學生自批或互批幾篇作文,立即受到指責批評,全盤否定。

  應該承認,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來,許許多多高水平的老師,認真負責,不辭辛勞,斟酌權衡,仔細批改,引導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學生寫出了上億篇好文章,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問題的另一方面是,也有許許多多的人無緣得遇良師,無錢能進學校,他們便刻苦自學、多讀勤寫,自思自悟、自批自改,卻也能夠無師自通,寫出大量的好文章,好作品,有許多甚至是世界名著。

  我覺得兩者都不應以自己的成功為論據(jù),來否定對方存在的價值,那勢必使自己的思維進入狹隘的片面的誤區(qū),互相指責,一團混戰(zhàn),共同墮入偏見的狹谷而離真理的高峰越來越遠。雙方都應在自己的成功與對方的成功中得出這樣的共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方法可以各異,殊途能夠同歸。通俗一點兒說,就是一件事兒有一百種不同的做法。

  這些年來,我用的便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方法,邊指引學生寫作文,邊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教兩班語文課,每班作文都收上來,往前面一擺,我常覺得,它們像兩座大山,于是我們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動了上帝,派了兩個神仙把兩座山搬走了?晌覀兠媲斑@兩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盡頭。最遺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學生越是對老師不辭辛勞的移山行為無動于衷。我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批語,他們常常連看都不看,接到剛發(fā)下來的作文本,往書包里隨便一塞了事,這次作文批語上,明明寫著過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舊過渡不自然。

  為了提高學生的批改能力,我從1979年3月起,發(fā)動我的上帝——學生們一起來搬這兩座山。

  開頭有人議論紛紛,說我偷懶的有之,說學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說作文水平會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數(shù),因為學生在批改過程中積極性很高,批改得比我還認真、還仔細。批改后,學生們對同學寫的批語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以前關注我寫的批語的程度,有的還為一條批語是否準確展開熱烈的爭論。既然這樣,學生成績一定能提高。

  果然,半年以后我們班的作文成績在全縣就遙遙領先了。領導、家長所關心的無非是成績,學生成績高了,又學得積極主動,你采用的方法,盡管他們不理解,也就不再干涉了。

  自那時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有16年零6個月的時間沒批改過一篇學生作文了。我心里清楚,這種一篇不批的方法絕不是最好的方法。倘若我批1/咸或1/10,學生作文水平一定會提高得更快。但我為了證明教師不批,學生作文水平一樣能提高,就一直堅持不批一本。

  學生能學會批改嗎?回答是肯定的。后進學生也能學會嗎?也能。

  怎樣批改作文?我從易到難,列出十條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條要求,大家覺得很簡單,會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條要求。這樣10幾篇文章批下來,每位學生就都能圍繞一篇作文,從10個方面寫出批語了。

  以下10個方面,每個方面給5分,一篇作文滿分為50分。

  1.格式是否正確

  剛?cè)雽W,我喜歡使學生感到寫作文,批作文都不難。隨隨便便地寫,老師只要求同學們作文的格式正確,批改作文時只寫一條關于格式的批語。批作文的時候要抽簽,誰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個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開作文一看,格式?jīng)]鍺,便拿出紅筆,寫上批語:1.格式正確。批文用減分法,此項倘不減分,此文則為滿分,然后簽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潔

  顯然這一條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來的。后進學生批改別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潔時,下次自己寫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錯別字幾個

  發(fā)現(xiàn)錯字,要將錯字在原文處打上標記,并且寫到批語處,再在后面寫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學錯字挑不出來,怎么辦?我們就搞流水作業(yè) :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經(jīng)過甲、乙、丙、丁4個人之手。甲批錯別字六個,乙發(fā)現(xiàn)本文錯別字不是6個,而是7個,那么甲就要對為什么漏掉這個錯別字寫出一百字的說明書。丙發(fā)現(xiàn)本文錯字是八個,那么甲、乙同學都要被追究責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說明書。學生批改之后,我還要抽查,重點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學。這樣使粗心的同學也認真起來,批改的時候,手里抱著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錯別字。發(fā)現(xiàn)錯別字,每兩個扣1分,最多扣5分。10個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給予指正。

  4.有幾處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劃上橫線,寫出病在何處,再在文后批語中,寫清病句幾處。每處病句減1分,減至5分,不再多減。

  5.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

  強調(diào)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發(fā)現(xiàn)明顯錯誤的地方,有一處扣一分,有五處扣五分,超過五處,不再多扣。

  以上五條,都是寫文章最低的要求,學生經(jīng)過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實踐,就能夠掌握。再批改兩三篇,掌握得比較熟練了,再一條一條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

  這兩點在作文指導時,就具體舉例,告訴學生什么叫鮮明、集中。學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幾篇文章,在進行批改指導時,又簡介兩篇好的文章,再舉兩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學生從老師舉的正反兩方面的例文,舉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實際。

  7.看文章的選材

  這條批語提三點要求: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這三點中最要緊的是第一點,隨著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選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就結構而言,也要寫清三點批語: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9.看表達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議論文當然以議論為主。除此之外,還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導的要求。如寫記敘文《他進步了》,要求夾敘夾議,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寫說明文《蘆葦》,要求說明中有描寫的成份,文中有沒有適量的描寫。寫散文《家鄉(xiāng)贊》,要求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文中結合得怎么樣。

  10.看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

  語言不簡練,重復、羅嗦者酌情扣分,此項不超過二分。語言不通順,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與句之間銜接不連貫者,扣分也不超過二分。

  后五條要求,每條5分,不做太具體的減分規(guī)定,由批改人酌情處理。由于我講課用的時間極少,批改作文的任務多數(shù)都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老師指導,學生抽簽互批,每個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寫出十個方面的批語,一般情況一篇作文的批語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我們班學生寫作文《仙人掌》,這篇文章的平均字數(shù)才600,可全班同學批語的平均字數(shù)卻有260字。有一位同學用紅筆寫滿了兩頁作文紙,仍意猶未盡,在第三頁又寫了幾行,批語竟達560字之多。

  學生批改作文,關鍵在于同學生商量,研究學生的寫作興趣、閱讀興趣、批改興趣。適應學生心理,組織得好了,才有實效,學生的批改能力才會提高。

  有一名學生問我:“老師,您猜我最愛上什么課?”我說:“不是體育,就是音樂!”“都不對,我最愛上批改作文這節(jié)課!薄盀槭裁?”“我特別愿看別人的作文,又很愿給人家挑毛病!

  1984年,我讓我擔任班主任的兩個班的學生投票表決:是老師給批改作文好,還是互相批改好。共106名同學投票,98人認為互相批改好,只有8名同學認為老師批改好。同學們分析,這8名同學為什么愿讓老師批改呢?同學們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剛轉(zhuǎn)到班級不久的學生,他們還沒有嘗到互相批改的甜頭。

  學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處呢?十幾年的實踐,使我覺得有五點好處:

  第一,經(jīng)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不僅準確地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他會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自然也增強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第二,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為戒鑒,也是好事,學生的思想多了一個相互交流,開放的機會。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負擔不重,每次又都抽簽換人,批的人有新鮮感,有興趣。每位同學的作文,每次又都換一位同學批,看不同的同學對自己的批語,當然也有新鮮感。這種新鮮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興趣和看別人批語的興趣。

  第四,批改作文時,學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進入教師的角色思考問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換能力,促進學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教師只抽查翻閱一部分同學的批改結果,在短時間內(nèi)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師比較思考,且保持較濃厚的閱讀興趣,容易激發(fā)教師的智力潛能與創(chuàng)造潛能。還可將節(jié)省的大量用筆批改的時間,用于研究學生心理,研究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教書育人的效率。

  如果認真找,還可以找出互批作文更多的好處。不能否認,世間萬事萬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處,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別是在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強的班集體,弊端可能會更明顯,倘組織引導不好,會弄得一塌糊涂。正因為如此,試行學生互批作文的教師才更應認真思考,細致分析,耐心具體地指導學生做好這項工作,以興利除弊。16年學生互批作文的實踐告訴我,互批作文,利大于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我是不會再重走被兩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老路了。如果有變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學、更節(jié)省時間的作文批改之路。

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習慣 篇2

  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毫無疑問的。

  需要不需要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看法就不一致了。

  有的領導,有的學生家長,也有的老師認為:學生作文,教師批改;天經(jīng)地義,不容代替。在一些地區(qū),這種觀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個別教師剛剛引導學生自批或互批幾篇作文,立即受到指責批評,全盤否定。

  應該承認,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來,許許多多高水平的老師,認真負責,不辭辛勞,斟酌權衡,仔細批改,引導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學生寫出了上億篇好文章,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問題的另一方面是,也有許許多多的人無緣得遇良師,無錢能進學校,他們便刻苦自學、多讀勤寫,自思自悟、自批自改,卻也能夠無師自通,寫出大量的好文章,好作品,有許多甚至是世界名著。

  我覺得兩者都不應以自己的成功為論據(jù),來否定對方存在的價值,那勢必使自己的思維進入狹隘的片面的誤區(qū),互相指責,一團混戰(zhàn),共同墮入偏見的狹谷而離真理的高峰越來越遠。雙方都應在自己的成功與對方的成功中得出這樣的共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方法可以各異,殊途能夠同歸。通俗一點兒說,就是一件事兒有一百種不同的做法。

  這些年來,我用的便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方法,邊指引學生寫作文,邊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教兩班語文課,每班作文都收上來,往前面一擺,我常覺得,它們像兩座大山,于是我們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動了上帝,派了兩個神仙把兩座山搬走了?晌覀兠媲斑@兩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盡頭。最遺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學生越是對老師不辭辛勞的移山行為無動于衷。我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批語,他們常常連看都不看,接到剛發(fā)下來的作文本,往書包里隨便一塞了事,這次作文批語上,明明寫著過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舊過渡不自然。

  為了提高學生的批改能力,我從1979年3月起,發(fā)動我的上帝——學生們一起來搬這兩座山。

  開頭有人議論紛紛,說我偷懶的有之,說學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說作文水平會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數(shù),因為學生在批改過程中積極性很高,批改得比我還認真、還仔細。批改后,學生們對同學寫的批語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以前關注我寫的批語的程度,有的還為一條批語是否準確展開熱烈的爭論。既然這樣,學生成績一定能提高。

  果然,半年以后我們班的作文成績在全縣就遙遙領先了。領導、家長所關心的無非是成績,學生成績高了,又學得積極主動,你采用的方法,盡管他們不理解,也就不再干涉了。

  自那時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有16年零6個月的時間沒批改過一篇學生作文了。我心里清楚,這種一篇不批的方法絕不是最好的方法。倘若我批1/咸或1/10,學生作文水平一定會提高得更快。但我為了證明教師不批,學生作文水平一樣能提高,就一直堅持不批一本。

  學生能學會批改嗎?回答是肯定的。后進學生也能學會嗎?也能。

  怎樣批改作文?我從易到難,列出十條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條要求,大家覺得很簡單,會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條要求。這樣10幾篇文章批下來,每位學生就都能圍繞一篇作文,從10個方面寫出批語了。

  以下10個方面,每個方面給5分,一篇作文滿分為50分。

  1.格式是否正確

  剛?cè)雽W,我喜歡使學生感到寫作文,批作文都不難。隨隨便便地寫,老師只要求同學們作文的格式正確,批改作文時只寫一條關于格式的批語。批作文的時候要抽簽,誰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個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開作文一看,格式?jīng)]鍺,便拿出紅筆,寫上批語:1.格式正確。批文用減分法,此項倘不減分,此文則為滿分,然后簽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潔

  顯然這一條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來的。后進學生批改別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潔時,下次自己寫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錯別字幾個

  發(fā)現(xiàn)錯字,要將錯字在原文處打上標記,并且寫到批語處,再在后面寫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學錯字挑不出來,怎么辦?我們就搞流水作業(yè) :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經(jīng)過甲、乙、丙、丁4個人之手。甲批錯別字六個,乙發(fā)現(xiàn)本文錯別字不是6個,而是7個,那么甲就要對為什么漏掉這個錯別字寫出一百字的說明書。丙發(fā)現(xiàn)本文錯字是八個,那么甲、乙同學都要被追究責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說明書。學生批改之后,我還要抽查,重點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學。這樣使粗心的同學也認真起來,批改的時候,手里抱著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錯別字。發(fā)現(xiàn)錯別字,每兩個扣1分,最多扣5分。10個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給予指正。

  4.有幾處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劃上橫線,寫出病在何處,再在文后批語中,寫清病句幾處。每處病句減1分,減至5分,不再多減。

  5.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

  強調(diào)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發(fā)現(xiàn)明顯錯誤的地方,有一處扣一分,有五處扣五分,超過五處,不再多扣。

  以上五條,都是寫文章最低的要求,學生經(jīng)過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實踐,就能夠掌握。再批改兩三篇,掌握得比較熟練了,再一條一條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

  這兩點在作文指導時,就具體舉例,告訴學生什么叫鮮明、集中。學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幾篇文章,在進行批改指導時,又簡介兩篇好的文章,再舉兩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學生從老師舉的正反兩方面的例文,舉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實際。

  7.看文章的選材

  這條批語提三點要求: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這三點中最要緊的是第一點,隨著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選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就結構而言,也要寫清三點批語: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9.看表達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議論文當然以議論為主。除此之外,還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導的要求。如寫記敘文《他進步了》,要求夾敘夾議,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寫說明文《蘆葦》,要求說明中有描寫的成份,文中有沒有適量的描寫。寫散文《家鄉(xiāng)贊》,要求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文中結合得怎么樣。

  10.看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

  語言不簡練,重復、羅嗦者酌情扣分,此項不超過二分。語言不通順,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與句之間銜接不連貫者,扣分也不超過二分。

  后五條要求,每條5分,不做太具體的減分規(guī)定,由批改人酌情處理。由于我講課用的時間極少,批改作文的任務多數(shù)都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老師指導,學生抽簽互批,每個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寫出十個方面的批語,一般情況一篇作文的批語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我們班學生寫作文《仙人掌》,這篇文章的平均字數(shù)才600,可全班同學批語的平均字數(shù)卻有260字。有一位同學用紅筆寫滿了兩頁作文紙,仍意猶未盡,在第三頁又寫了幾行,批語竟達560字之多。

  學生批改作文,關鍵在于同學生商量,研究學生的寫作興趣、閱讀興趣、批改興趣。適應學生心理,組織得好了,才有實效,學生的批改能力才會提高。

  有一名學生問我:“老師,您猜我最愛上什么課?”我說:“不是體育,就是音樂!”“都不對,我最愛上批改作文這節(jié)課!薄盀槭裁矗俊薄拔姨貏e愿看別人的作文,又很愿給人家挑毛病!

  1984年,我讓我擔任班主任的兩個班的學生投票表決:是老師給批改作文好,還是互相批改好。共106名同學投票,98人認為互相批改好,只有8名同學認為老師批改好。同學們分析,這8名同學為什么愿讓老師批改呢?同學們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剛轉(zhuǎn)到班級不久的學生,他們還沒有嘗到互相批改的甜頭。

  學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處呢?十幾年的實踐,使我覺得有五點好處:

  第一,經(jīng)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不僅準確地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他會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自然也增強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第二,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為戒鑒,也是好事,學生的思想多了一個相互交流,開放的機會。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負擔不重,每次又都抽簽換人,批的人有新鮮感,有興趣。每位同學的作文,每次又都換一位同學批,看不同的同學對自己的批語,當然也有新鮮感。這種新鮮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興趣和看別人批語的興趣。

  第四,批改作文時,學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進入教師的角色思考問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換能力,促進學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教師只抽查翻閱一部分同學的批改結果,在短時間內(nèi)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師比較思考,且保持較濃厚的閱讀興趣,容易激發(fā)教師的智力潛能與創(chuàng)造潛能。還可將節(jié)省的大量用筆批改的時間,用于研究學生心理,研究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教書育人的效率。

  如果認真找,還可以找出互批作文更多的好處。不能否認,世間萬事萬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處,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別是在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強的班集體,弊端可能會更明顯,倘組織引導不好,會弄得一塌糊涂。正因為如此,試行學生互批作文的教師才更應認真思考,細致分析,耐心具體地指導學生做好這項工作,以興利除弊。16年學生互批作文的實踐告訴我,互批作文,利大于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我是不會再重走被兩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老路了。如果有變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學、更節(jié)省時間的作文批改之路。 

培養(yǎng)學生批改作文的習慣(精選2篇) 相關內(nèi)容:
  • 尊重學生人格 關注個體差異(精選2篇)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提出數(shù)學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yǎng)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為首要目標,強調(diào)了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數(shù)學課程應以學生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fā)展。...

  • 把提問的權利教給學生(精選3篇)

    一直以來,課堂上的提問是教師才有的“特權”。教師問,學生答,似乎天經(jīng)地義。而教師的提問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來設計的,在這種接受性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在失去了提問的權利的同時也失去了質(zhì)疑和深層次思考的機會...

  • 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精選2篇)

    學生的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如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是我們每一個老師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務。...

  • 學生評教的教學反思(精選2篇)

    學生測評老師的目的,是督促老師提高業(yè)務水平,改變老師的一些不當?shù)淖龇。盡管測評中會出現(xiàn)一些不如人愿的事情,我感覺學生測評老師還是基本可行的。關鍵是要解決好領導、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

  • 《翠鳥》教學要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教《翠鳥》一課應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 一、巧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為使學生盡快進入積極的探究狀態(tài),可先播放一組翠鳥空中飛翔、靜立葦稈枝頭、疾飛俯沖捉弄魚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直指中心,提...

  • 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精選2篇)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一個好素材,只有通過具體語言表達,并通過反復的精心修改,才能成為一篇好作文。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提高“自能作文”的一項有效措施。 但學生多有等待老師認定或修改的依賴心理。...

  • 理念助推行動 戲豆參悟人情——我與學生學習《社戲》一課的點滴體會(通用12篇)

    理念助推行動 戲豆參悟人情——我與學生學習《社戲》一課的點滴體會哈工大附中 高明杰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的課堂教學,在充分尊重學習主體的興趣,體驗和感悟的同時,也極大促進了人的潛質(zhì)開發(fā),這是現(xiàn)代教育的人本位的回歸。...

  • 讓學生經(jīng)歷完整的閱讀過程——《向往奧運》教學設計(精選15篇)

    讓學生經(jīng)歷完整的閱讀過程——《向往奧運》教學設計福建 林潤生設計 一、競賽引入,揭示課題教師:從電視上、報刊上、還有因特網(wǎng)上,同學們已或多或少地對北京申辦、籌辦2008奧運會有所了解。...

  • 學生閱讀起步階段的語感培養(yǎng)——兼談《看菊花》教學(精選17篇)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作為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怎樣在閱讀起步階段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yǎng)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在執(zhí)教了《看菊花》一課后,我有這樣幾點體會: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語感培養(yǎng)閱...

  • 讓學生做文本的知音——名師陳建先《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亮點掃描(通用17篇)

    江蘇省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 劉長永過去,我們認為“文本”是上帝,學生讀文本就是復制文本,就是向文本*攏。這可以稱之為“文本中心主義”,F(xiàn)在似乎方向變了,變成了“學生”是文本的上帝了。...

  • 學生評教應注意的十個問題(精選2篇)

    江蘇省睢寧縣中學李本松(221200)學生評教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教師的教育教學,幫助學校領導了解和管理教學業(yè)務,都有很大的幫助。...

  • 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精選3篇)

    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梢姟百|(zhì)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yǎng)學生洞察能力,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起點,本段學習了“人的身體、皮膚;運動”三章,剛剛接觸生理衛(wèi)生,論講應該有很多問...

  • 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精選3篇)

    培養(yǎng)和調(diào)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他們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逐步養(yǎng)成在學習中吃苦耐勞、勤于思考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不過,最關鍵的是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不同階段、不同情況、不同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 聯(lián)系生活實際 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學《陳毅探母》有感(通用13篇)

    我覺得學生對于在課堂上留出一段時間進行自學非常感興趣。比如分小組分角色朗讀,學生榮譽感被激發(fā),個個興高采烈地加入到以小組為單位的比賽中。沒有被請到的小組神情沮喪,請到的同學全神貫注,大家都發(fā)揮出一定的水平。...

  • 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自學習慣(通用2篇)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常常存在一些情況,例如:學生回答問題常與課文內(nèi)容、觀點、術語相脫節(jié);學生觀察、分析、想象活動經(jīng)常停留在膚淺階段,難以深入;在討論問題時,往往啟而不發(fā),進展緩慢。...

  • 班任摯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会宁县| 闵行区| 连城县| 夏邑县| 新巴尔虎左旗| 竹溪县| 达州市| 台湾省| 徐水县| 浮梁县| 嘉禾县| 象州县| 洛隆县| 贵德县| 江安县| 增城市| 西峡县| 宁海县| 怀来县| 阿拉尔市| 榕江县| 阿拉善右旗| 广水市| 锡林郭勒盟| 平安县| 浑源县| 深水埗区| 靖江市| 犍为县| 兰考县| 万荣县| 汨罗市| 高邮市| 台中市| 诸暨市| 横山县| 龙游县| 阿坝县| 五台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