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友好交往禮為先》復習資料
學習的目標
1、 懂得什么是禮貌,在人際交往中禮貌的作用;
2、 理解禮貌語尊重之間的關系。
3、 了解對人有禮貌的主要表現、禮貌的意義;
4、 知道什么是禮儀,在人際交往中禮儀的作用;
5、 了解個人禮儀的主要要求;
6、 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禮儀;
7、 知道與不同民族的人交往應該注意的事項。
1、什么是禮貌?
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
2、禮貌的作用是什么?
(1)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
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我們講文明、有禮貌包含著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的品質,這不僅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也是對自身尊重的一種體現;
(2)禮貌是文明的體現。
禮貌滿足的是自尊與他尊的需要,是否文明禮貌,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有了禮貌,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親和力。
3、為什么說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禮貌與尊重的關系)
因為,禮貌是行為規范,是道德準則,是友好交往的基礎;禮貌反映我們自身的素質,展示我們的風采。我們講文明、有禮貌,包含著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的品質。這些優良品質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橋梁。如果對人有禮貌,就會對人造成傷害,妨礙我們與人交往。
4、對人沒禮貌的害處:
(1)不利于我們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樹立高尚的理想情操。
(2)對人沒禮貌,會對人造成傷害,妨礙我們與人交往。
(3)對人沒禮貌,會直接影響社會風氣的改善,影響國家與民族的尊嚴。(4)如果對人不禮貌,就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影響正常交往;也會傷害自己,貶低自己的人格,損害自己的形象。
5、對人有禮貌的表現:
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正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養。
(1)文明用語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一聲得體的“謝謝”,能讓人感到暖意融融;(2)態度親和,能使我們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禮貌的重要內容;(3)舉止端莊,是我們要培養的良好行為方式。它能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反映我們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程度。
6、禮貌用語的要求(表現):
①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②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③與人交談時,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也不要說大話。
7、服務員的微笑服務給我們什么啟發?
對人有禮貌表現之一就是態度親和,微笑體現了我們的真誠、心靈的美善、對人的尊重,是態度親和的具體表現,它能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使人樂于接近,還可以化解矛盾。微笑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能夠使人際交往更和諧、更融洽。在日常交往中要始終堅持以禮待人。
8、為什么說舉止端莊是我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基本要求?舉止端莊主要指哪三個方面?
舉止端莊,是我們要培養的良好行為方式。它能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反映我們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程度。文明禮貌要通過端莊的舉止來體現,注意舉止的規范是我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