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教案
第一課時:誠信是金
一、溫故知新:
尊重社會的表現
二、 呈現學習目標:
1.把握誠信的基本含義。
2. 懂得真誠事人的美德,信用是交往的道德,懂得作出承諾要兌現。
3.知道“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了解失信的危害。
三、 學習流程:
流程一:自主學習
1、“誠”就是內誠于己, 、 、誠實做事, ;
“信”,就是外信于人, 、 、 。
2、 、 ,是誠信的基本要求。
3、恪守信用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即表現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人為什么要講誠信?
流程三:探討與提高
在誠信做人方面,有人贊成“小節無害論”,你贊成嗎?為什么?
流程四:檢測達標
(一)單選:
1、“狼來了”是中國流傳很廣的一個故事,一個在山坡放羊的小孩子出于好奇喊“狼來了”,最初幾次喊人們還能前來相救,以后狼真的來了,再也無人來相救了。這個故事說明( )
a、孩子說話大人不能輕易相信 b、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
c、即使誠實人們也不會彼此產生信任 d、不講誠信人們也可能產生信任
2、在日常生活中恪守誠信的具體表現是( )
a、弄虛作假 b、言而有信
c、輕易承諾,卻不兌現承諾 d、做老實人,辦老實事
3、中華傳統美德中又句話說得好:“有所許諾,纖毫比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這句話的意思是( )
a、一個承諾抵得上千兩黃金 b、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