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
教學目標
認知性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什么是環境問題及現實存在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充分了解環境問題給人類乃至整個地球帶來的嚴重的危害。
能力性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互助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并進一步提高他們以實際行動依法保護環境的能力和自覺性
覺悟性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依法治理環境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長期性,從小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保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
教學重點:環境問題的嚴重危害題
教學難點 :環境問題的含義
課前準備:1 提前布置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搜集有關環境問題的資料。
2 組織學生自編自演小品《地球就診記》。
3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主要內容,明確學習目的。
4 準備好多媒體、錄音機、實物投影儀等教學設備。
教學方法:1 創造機會,使學生在課前動起來,課中活起來,課后神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
2 運用情境教學法、討論分析法、互動交流法等方法,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力爭做到知識、能力和覺悟的同時提高。
教學用具: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教學意圖 |
² 點擊課件,播放動化和音樂,提醒學生們做好課前準備。 (一)學生講壇: ² 教師對學生的“舉案說法”加以點評。 (二) 導入 新課: ² 多媒體設備展示背景圖片加以配合。 (三) 講授新課: 1 討論學習 ² 點擊課件,屏幕顯示討論題。教師要求學生結合小品和課本知識為“地球先生”找病因。并思考它所帶來的危害。 ² 教師適當的加以歸納、提高。 | ² 由兩位學生上臺“舉案說法”。 ² 學生表演小品《地球就診記》。 ²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習 ² ,在討論的基礎上,學生們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點明環境問題的表現、危害以及造成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 | 調整心態,做好課前準備。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互助學習的能力。 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教學意圖 |
2 知識整理 ² 在小組討論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點的整理。隨著多媒體屏幕不斷顯示的知識點,以小組接龍的形式,要求學生回答相關內容,教師適當予以講解、補充。 (以學生回答為主,教師講解為輔) 3 知識窗 ² 教師重點解釋“可持續發展戰略”,屏幕顯示相關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并突出依法治理環境的內容。 (四)課堂活動: ² 教師主持“請你參與” 的活動。 ² 對學生的調查報告給與評價。 (五)知識反饋: ² 點擊課件,以“網絡追蹤”的形式展示多組材料,要求學生七嘴八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² 點擊課件,屏幕顯示詩歌“家” (六)情感升華: ² 通過前面的學習與討論請同學們談談感想。 ² 教師提出要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保理念。 ² 師生同宣誓: 要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為人類擁有一個美麗的家園而奮斗。 (七)行為指導: ² 點擊課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環保組織設計標志圖。 ² 想一想我能為環保做些什么?并試著去做一做。 | ² 小組接龍回答相關知識點的內容。 ² 聽課、記筆記。 ² 學生課前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了環境問題的資料收集以及周邊環境調查,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結果的匯報。(可以運用實物投影儀、錄音機等設備展示學生收集的相關資料、磁帶。要求學生邊講解邊展示。 ² 七嘴八舌回答問題。 ² 學生朗誦詩歌。 ²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觀點。 ² 起立,宣誓。 ²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設計環保組織標志土。完成設計后,可以登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² 思考、討論、回答,并以小組為單位,課后嘗試著去做一做。 | 鞏固知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掌握知識,感受到依法治理環境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長期性,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檢測本節課的教學效果。 增強情感共鳴。 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保意識, 情感升華 ² 提高學生依法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培養實踐能力。 |
附:
課堂練習——
1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為25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占有1/4,據調查表明,90年代初,全國缺水城市已發展為近300個,較嚴重缺水的城市有100多個。我國80%以上的污水未經有效處理就直接排入水體,已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嚴重污染,近50%的重點城鎮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
通過這些數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2 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給中國社會經濟造成了 巨大損失。造成的直接 經濟損失將達2000億元以上。一些統計數據還表明:
①洪災使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減緩至少0.5%
②農業上,糧食產量比去年減產11%。
③工業上,一些企業受洪水影響,被迫停產;工業增加產值比去年同期減少0.3%。
④就投資和消費而言,洪水減緩了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進度,削弱了市場消費能力,尤其是農村市場的消費能力。
請思考:1、從環境問題的角度看,你認為長江洪災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反映出環境問題的危害是什么?
3 我國沙漠化防治總體上仍是治理速度趕不上沙化速度,形勢非常嚴峻。據統計,目前我國沙化土地面積達168.9萬平方公里,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積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相當于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國土面積。土地沙漠化以危及1億多人口的生存和發展。以上的資料與圖片告訴我們什么?
作業
1 請學生創作一個環保組織標志, 表達自己對環保的期望。
2 想一想:我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并試著去做一做。
教案點評:
此教案的設計力圖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教案的設計中,體現了政治課的特點,即知識、覺悟、能力三者的統一;同時注意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前“動”起來,課中“活”起來,課后“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