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顯魅力
設計思路
新課標要求關注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本節課通過討論、探究、小品等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參與交流與合作,給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與時間,形成一定體驗,分享成功的快樂,給學生一片自由馳騁的天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懂得講文明、有禮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會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2.能力目標
在實際生活中,逐步學會以禮待人,與人交往時做到語言文明、態度和氣、舉止優雅,并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禮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文明禮貌帶給自己的樂趣以及對人生發展的價值,樹立以講禮貌為榮、不講禮貌為恥的交往態度,并樂于以禮待人。
教學重難點
如何將禮貌落到實處,即在實際生活中,與人交往時做到講文明有禮貌。
教法學法
情境創設法、情感滋潤法、案例教學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搜集資料(圖片、動畫、視頻等),制作教學課件;分學習小組,便于課上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老師說“同學們好”,同學們說“老師好”,這是什么?(禮貌。)
活動一:學生小品扮演p78《買書》,小組合作探究
(1)①甲、乙兩學生的行為有何不同?
②甲、乙兩人的不同行為分別給售貨員什么感受?
③甲、乙兩人的行為分別給自己帶來什么后果?
(2)根據學生發言,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并板書。
活動二: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大討論
得出結論:文明禮貌關系個人修養和人際交往質量;關系到社會風氣;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活動三:小品欣賞 相聲欣賞:《講禮貌》(馬季、唐杰忠)
(1)請同學分別談談感受。
(2)學生自學、歸納、分析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小結:我們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質。
活動四:禮貌用語大擂臺。
以小組為單位,寫出大家知道的禮貌用語。將禮貌用語進行分類,并在全班展開競賽,看看哪個小組說得最多。
見面語的表達 您好、早、好久不見、幸會、久仰、很高興認識你
感謝語的表達 謝謝、辛苦了、不勝感激、讓你費心了、多虧你的幫助
致歉語的表達 對不起、不好意思、抱歉、請原諒、請多包涵
告別語的表達 再見、再會、后會有期、歡迎下次再來
教師總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語言是表情達意的重要工具。有句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說話時一定注意語言要文明得體,同時也注意態度誠懇和氣,舉止端莊。這樣,與人交流就會會增進友誼和團結,使我們感到溫暖和愉快。
活動五、做一個文明的中國人、做個新世紀的有禮少年
根據文明禮貌的要求,通過語言、態度、舉止等方面反思自己在與人交往中的表現,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并制定具體的改進方案。(見p82)
我的語言: 改進方法:
我的態度: 改進方法:
我的衣著: 改進方法:
我的動作: 改進方法:
課外延伸:校園不禮貌行為面面觀
不禮貌的現象在我們的校園里時有發生,大家把這些不禮貌的現象記錄下來,以作為自己行動的警戒。
(1)不禮貌的語言:
(2)不禮貌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