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第二框 《我愛我家》教案設計
一、從容說課
第一目“大人講我小時候”,主要通過學生的童趣,感受與父母的親情。教材先舉了三個例子,表達親子間溫馨、親昵之情,讓學生感受家庭的快樂和趣味。
然后讓學生參考以上材料,開展討論活動,特別是讓學生回憶小時候受父母呵護的甜蜜時光,把自己的童趣講給同學聽。
教材的正文,講述學生與家庭的關系:港灣和第一所學校,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我們,使我們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
第二目“無悔的奉獻”,主要有三層意思。
其一,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感受父母對家庭的貢獻,夸夸自己的父母。
其二,從一般意義上概述母愛和父愛,并通過相關鏈接表達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其三,父母養育子女,也是法律規定的必須履行的義務,相關鏈接的材料是個例證性說明。
第三目“感受家庭溫暖”,主要從具體內容上讓學生體會父母所給予的愛、學生感受到的家庭的溫暖。本目伊始,讓學生開展討論“家是心靈的寄托處”,由此感受家的溫暖。家是人們的情感棲息地、物質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展的大本營。教材用相關鏈接分別解釋家給人們帶來的溫馨,由此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
本目的最后,是一項給父母寫寄言的活動。讓學生用自己感觸最深的話,表達對父母的敬愛之情。這種互動,有利于學生發自內心地感激父母,將教育落到實處。
二、教學準備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實際狀況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再作具體的訪談指導。
訪談指導:① 選擇“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學,應在活動前與父母聊一聊相應的話題。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舊相冊,聽他們講講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興趣的物品,問問父母它的來歷。
② 選擇“媽媽的嘮叨”的同學,應靜下心來聽聽媽媽嘮叨的內容,和爸爸談一談關于“媽媽的嘮叨”的話題。
談話指導:
① 無論選擇哪一項活動,在與父母交談時都應該注意擬好談話提綱。內容包括:向父母介紹本次語文活動的內容和訪談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幫助;了解家庭故事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如詢問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② 尊重長輩,文明禮貌,避免爭吵。
③ 與父母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
④ 做好訪談記錄。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放背景音樂《一封家書》。
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 。說起家就有一種親切感,家是心靈的海,親情是海中的浪花,從古至今,家是人們感覺最溫馨的港灣。無論身在何處,首先想到的是家,掛念的是親人。即使是離異的家庭,或是父母不在身邊的家庭,也有一股別樣的親情。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由2至3個同學自愿誦讀自己搜集到的表達親情的古詩句。
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