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顯魅力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禮貌,禮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學會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禮貌:并在生活實踐和學習的基礎上,學會以禮待人。
教學重點;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學會以禮待人。
導入新課:禮貌待人是人們崇高的美德。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強調“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西方也有“禮節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的諺語,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現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
一、 禮貌顯魅力(板書)
1、禮貌是尊重(板書)
提問:
(1)、請同學講一講在我們班級中(或我們身邊)有哪些不禮貌的行為?
(2)、你有過類似的行為嗎?如果別人對你不禮貌,你有什么感受?
(3)、不禮貌的行為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后果?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以板書學生列舉的不禮貌行為,及時點撥。
教師歸納小結: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禮貌就是尊重的具體表現。禮貌反映了我們自身的素質,展示著我們的風采。我們要講文明、講禮貌,對他人要尊重、寬容、謙讓,要與人為善,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果對人不禮貌,不但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我們自己,妨礙我們與人交往,會使我們變成孤家寡人。
引導學生閱讀書本79和80頁的“相關鏈接”的內容,談談感想:實話實說,當別人對你說對不起,疤痕還存在嗎?
禮貌是尊重的體現,是文明的體現。是否文明禮貌不只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
2、“謝謝”的魅力(板書)
活動:“變質”的牛奶。(具體的故事情節見書本80頁)
目的: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體會禮貌的魅力所在,明白從那幾個方面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
要求:(1)、請學生閱讀材料(可以編成小品表演,給小品增加一個情節:顧客遭遇到有禮和無禮兩個服務員),回答書中的問題。(2)、歸納、分析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或我們應從那幾個方面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
學生發言,教師歸納點評:對人有禮貌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我們都想做一個文明禮貌的人,那就要從這幾個方面努力,做到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這也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質。
怎樣做一個懂禮貌的人(板書)
語言文明(板書)
在待人接物中,語言有明顯的美丑高下之分,它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也有天壤之別。常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這個道理。語言文明要求我們說話要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與人交談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不說大話假話。
組織朗讀學生p81頁“相關連接”的內容,并填寫表格。
態度親和(板書)
態度親和,能是我們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禮貌的重要內容。如果我們態度真誠、待人和氣,就會給對方一種親切感、受尊重感,會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對方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我們,這樣我們都會感到溫暖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