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中》
第一課時 生活中的法律保護教材分析:重點:讓學生認識法律保護公民的正當權利,當公民權利受到侵犯時,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難點:理解法律保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特別需要。學生分析:作為未成年學生,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自身合法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往往還意識不到,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因此,要讓學生認識國家的特殊保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特別需要。設計思路:1、小品表演、導入新課:學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楊依、王浩權利被侵害的三個片段。2、出謀劃策:汪菁、楊依、王浩可以怎樣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學生分小組討論,討論后小組推薦代表發言。(學生可能會提出許多解決方案,教師強調注重法律角度談維權方案。)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運用法律來積極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利,法律保護就在我們身邊。3、你說我說大家說: 說一說我們生活中享有哪些權利? (1)在家中 ; (2)在學校里 ; (3)在社會生活中 ; (4)在 。歸納:法律保護公民的權利承轉: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特別需要。4、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p82-83頁上的三則材料。5、七嘴八舌:(1)作為未成年人,你受到過不法侵害嗎?(2)你認為應該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事情發生?(3)應怎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學生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1)由于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較弱,需要國家法律特殊保護。(2)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國家制定專門法律來保護青少年的正當權益。6、閱讀空間:學生閱讀“信息平臺“的內容,了解我國兩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7、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家庭保護 學校保護教材分析:重點:使學生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的重要性和主要內容。難點:提高學生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依法自我保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學生分析: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較淺,對于身邊的不法侵害往往難以認識,即使有所認識,也因自身處于弱勢地位而難以保護。因此需要通過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為學生健康成長筑起第一道防線,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設計思路:1、活動導入:我說我“家” (課前準備小時侯的全家福照片)學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準備的“家庭照片”,由此引出“家庭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