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來
一、教學目標
1、簡要了解微型小說和科幻小說的有關文學常識以及本文作者的基本情況;
2、把握小說的情節,探究想象與現實的關系;
3、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多元化,通過課文對人類生存環境以及人性有一定的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小說情節,探究想象與現實的關系。
本篇課文是一篇科幻小說,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象。文章講述了臺風吹倒了一座小廟,廟底下露出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于是,各色人物圍繞著它紛紛表演,它成了人們丟棄廢物的垃圾桶……小說充滿神奇的想象,更使我們陷入深思。同時,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微型小說,學生對故事本身很容易產生興趣,而忽略了它所折射的現實社會,所以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所以我將探究文章想象與現實的關系作為重點。
教學難點:關注文本的多元化,通過文本對人類生存環境以及人性有一定的思考。
文章表面看來只是在講環境問題,但文章更深層的是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復雜性。但是由于初二學生的人生社會經歷,在平時對人性這一方面思考比較少,需要教師補充引導。
三、教學準備:ppt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安排學生早讀掌握課文重點字詞,熟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定的見解)
(一) 導入
同學們都看過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吧?柯南在身體變小前名字叫工藤新一。新一這個名字取自日本的一位科幻小說家,他的名字叫星新一。這位作家有什么過人之處呢?我們先來看看有關星新一的介紹。(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快速導入)
ppt:星新一簡介:
星新一(1926-1997),堪稱日本科幻界奇才。他以創作精巧別致、富于哲思的“微型小說”聞名于世,被尊稱為日本微型小說之父。
星新一的作品除了科幻小說外,還有大量推理小說、幽默小說、散文及隨筆。在科幻方面,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有撒旦的天國》、《最后的地球人》、《未來伊索寓言》、長篇小說《聲之網》等。
師:這里再給同學們補充介紹下科幻小說的相關知識。
ppt:科學幻想小說
簡稱“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一般認為英國詩人雪萊之妻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說,法國作家凡爾納(代表作《海底兩萬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二) 整體感知
師: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這篇科幻小說就出自星新一這位日本科幻屆奇才之手。值得提一下的是,這篇文章篇幅短小所以從另一方面說是一篇微型小說。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有意思,我請同學們來讀一下。
(學生自由讀)
師請兩個同學讀。
(預想:其中一個讀得比較好,讀出了拖音。課文依據“一個年輕人對著洞口使勁地大叫了一聲”,聲音應該響亮,有破折號要注意拖音,說明“喂”字延續的時間長。師分析后全班一起讀一遍。)
師: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這篇課文圍繞著一個什么東西展開的?
生:一個洞。
師:星新一的小說往往選取一個巧妙的角度,以小見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瓏的小鏡子,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會生活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今天我們就透過這個“洞”好好看看這個社會有什么問題。根據投影上的提示,簡單復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