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18
1 新聞兩則
毛澤東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詞語;了解新聞的歷史背景;掌握新聞常識;把握新聞的內容及結構特點,能分析并寫作簡單的新聞。
能力目標:培養閱讀能力 , 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語言美;把握毛澤東的寫作風格
德育目標: 了解我軍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的精神, 感受解放戰爭中我軍的英勇氣勢!
【教學重點】掌握新聞基本常識。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語言美!
【教學疑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主體部分為什么要按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這樣的順序敘述?西路軍與東路軍是同時發起渡江作戰的,為什么先說西路軍,再說東路軍?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 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二、掌握新聞常識,感受解放戰爭中我軍的英勇氣勢!
教學流程:
一、背景導入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了!在人民解放軍向全國進軍的凱歌聲中,解放戰爭取得了徹底而偉大的勝利! 1949年4月20日 ,國民黨政府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定,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堅決執行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于21日凌晨發起了渡江戰役。我們今天學習的《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篇新聞,就是毛主席當時滿懷豪情寫的一則全面報道前線戰況的新聞稿!
二、課前預習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潰〈kuì〉退 要塞〈sài 〉 阻遏〈è〉 銳不可當〈dāng 〉 殲〈jiān 〉滅
2.解釋下列詞語。
業已:已經。 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這篇新聞報道了什么內容?作者懷著什么樣的的心情寫的文章?
這篇新聞報道了渡江戰役開始后三四天的戰況,作者滿懷豪情,整個戰役氣勢磅礴!
(二)四邊互動
1.你了解新聞嗎?閱讀新聞要把握那些要素?
----新聞有廣狹之分,廣義的新聞指消息、通訊和報告文學;狹義的新聞僅指消息,它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閱讀新聞要把握新聞的“三五六”,即三個特點:真實性、及時性、簡明性;結構的五個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記敘的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每則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輔助部分。標題一般包括引題、正題、副題;導語,一般指“電頭”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來提示消息的事實,使讀者一目了然;主體,隨導語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敘述事件、闡發問題和表明觀點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聞的關鍵所在;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是消息的結尾,它依內容的需要,可有可無;背景,是事物的歷史狀況或存在的環境、條件,是消息的從屬部分,常插在主體部分,也插在“導語”或“結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