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真好
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結構 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體悟主旨3、體會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人情美及傳統的中庸之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1、鼓勵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合作中領悟文章主旨3、強調學生與文本、與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對話,真正實現師生互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學習用母親慈善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與物2、體味作者懷舊抒懷中蘊涵的對真善美的謳歌教學重點:1、掌握文章結構特點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3、體味作者懷舊抒懷中蘊涵的對真善美的謳歌4、強調學生與文本、與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對話,真正實現師生互動教學難點:1、掌握文章結構特點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3、體味作者懷舊抒懷中蘊涵的對真善美的謳歌4、體會文中表現出的人情美及傳統的中庸之美教學設想:教師通過課前播放flash歌曲《下雨天真好》創設情境,然后讓學生完成“下雨天真好,因為多情的小雨滴,總愛在窗前輕唱唱著熟悉的旋律;下雨天真好,因為多情的小雨滴,像一泓清泉,沁潤了人們的心靈;下雨天真好,因為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句練習,進而營造氛圍,然后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與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對話合作中領悟文章主旨,最后請學生積累有關懷舊思鄉的詩句或名言,拓展文學視野。教學方法:討論研討相結合,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教學用具:ppt 音樂音頻資料課時安排:一課時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課件播放flash創設情境。教師出示“下雨天真好,因為多情的小雨滴,總愛在窗前輕唱唱著熟悉的旋律;下雨天真好,因為多情的小雨滴,像一泓清泉,沁潤了人們的心靈;下雨天真好,因為__________________”。的仿句請同學們調動生活體驗完成導入課文。(教師板書課題)二、導學達標(一)課件展示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結構 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體悟主旨3、體會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人情美及傳統的中庸之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1、在閱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合作中領悟文章主旨2、與作者、文本、同學、老師對話,真正實現師生互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學習用母親慈善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與物2、體味作者懷舊抒懷中蘊涵的對真善美的謳歌
(二)我認識她
(學生先簡介,課件補充)
琦君: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中國臺灣,后定居美國。她享譽文壇已近半個世紀,作品包括散文、小說、評論和兒童文學,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她擅長懷舊抒情,在人與事的敘寫中,自然流露溫柔敦厚的情感。
琦君堪稱以真善美的視角寫童年故家的圣手,已出版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等30余種,包括《煙愁》、《細紗燈》(獲中山文藝創作獎)、《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她是著名電視連續劇《橘子紅了》的作者。
(三)誰來試試?——我來!(字詞檢測)(1) 我會讀!濕漉漉( ) 魂牽夢縈( ) 熹微( ) 黏溻溻( ) 紫檀木( ) 靜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