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1、理解積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團錦簇、美不勝收”等詞語,并了解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
2、培養學生從文中準確獲取信息,并進行語言概括的能力,揣摩文中重要語句,加強閱讀體驗。
3、領會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學藝術。
【教學過程及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海倫·凱勒,一位譜寫出人類文明史上輝煌生命贊歌的盲聾啞人,被馬克·吐溫贊譽為與拿破侖并列的19世紀了不起的人物。她的傳奇人生,照亮了人類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著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再塑生命》,去感受一個病弱生命頑強成長的足跡和引領她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師。
二、資料助讀
海倫·凱勒簡介。
三、朗讀,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并積累字詞:
企盼 遷徙(xǐ) 繁衍(yǎn) 油然而生 期期艾艾(ài)
2、學生自由朗讀,理解課文描繪的生活世界,體會莎莉文老師這位富有愛心的教師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藝術,帶著下列問題,從文中篩選信息并進行語言概括。
⑴ 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育我認識具體事物的?試舉例說明。
⑵ 莎莉文老是怎樣逐步引導“我”人是抽象事物的?試以“愛”為例具體說明。
⑶ 莎莉文老師走進海倫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起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活動:學生默讀思考后回答。
教師適當提示,提供旁證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文意。
3、有的同學認為海倫能走出黑暗,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師是光明的引領者,但同時也是海倫自己努力的結果。可以說海倫之所以成功上述二者原因非常重要。那么,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兩個因素中缺少一個,那海倫的命運將如何?
學生活動:學生自由發言,充分展示個性化解讀。
4、課文展示了兒時海倫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請同學們瀏覽全文,聯系作者的生平經歷,說說海倫性格中的特點。
學生活動:分小組交流并總結。
四、深層研讀,體察文意
1、課文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請同學們再讀全文,品評并積累文中優美而精警的語句。
選擇語段,有感情地朗讀,并加以品評。
2、合作研討:
⑴ 指名學生感情朗讀課文10~12語段,作者為什么說井房的經歷“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快樂和自由。”
⑵ 文題“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3、拓展延伸:
海倫是世界有名的殘疾成功人士,請同學們聯系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苦卓絕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跡。
學生舉例說明。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是莎莉文無私的愛重塑了海倫的生命,愛確是人類的寶貴財富,當他升華時,可以奔流不息,可以驚天動地,可以發揮非凡的潛力,可以能人所不能,唱響愛的頌歌。
六、作業
課后研討與練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