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鷹之死》教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1.復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
2.復習舉例子、列數據、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3.了解工業“三廢”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1)理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2)舉例子、列數據、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難點:理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解決辦法:
(1)分析講解法,師生互動,各講一部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工業“三廢”的危害的理解。
(3)利用多媒體教學。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看圖想像內容,發展學生的想像力。
2.采用焦點訪談的形式,同學們自編自導自演,培養學生組織全局、協調合作、匯集總結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對工業“三廢”危害的理解。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出示一幅畫面:一片小樹林,樹枝無精打采地低垂著,樹葉已失去往日的鮮綠色,兩只小鳥在上空嘰嘰喳喳地叫,請同學們想像用一句話概括小鳥在說什么?之后,加上一幅畫:遠處上空滾動著的黑煙隨風飄來,這時請同學們設想下面的畫面,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
好!同學們能展開豐富的想像,合理的講出畫面內容,突出環境保護這一主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環保的文章。
(一)明確目標
1.理解工業“三廢”對人類的危害。
2.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3.樹立環境保護的觀念,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名環保衛士。
(二)整體感知
1.分段朗讀課文,一人一段,自愿讀。
2.以焦點訪談的活動形式自編自演,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3.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
作者從洛杉磯的一只禿鷹之死寫起,調查到其死因是汽車和化工廠排放出的許多廢氣,經紫外線照射后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產生淺藍色的煙霧所致,并指出這種廢氣對人類的危害,繼而又寫到廢渣使人中毒,廢水對海洋生物的損害。從而出現地球氣候異常、氧氣危機,最后指出:工業“三廢”不但是殺害禿鷹的兇手,而且是殺人的兇手,是毀滅人類的和毀滅地球的兇手。照應開頭,總結全文,結構嚴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提問
(1)說明文分為哪兩類?各舉一例。
(一般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向沙漠進軍》屬前者,《大自然的文字》屬后者。)
(2)我們前面所學四篇說明文都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3)我們前面所學四篇說明文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各舉一例。
(①列數字:沙丘的高度一般從幾米到幾十米,也有高達100米以上的;②舉例子: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③分類別:沙漠逞強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風和沙;④作比較:這樣,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體的密度;⑤打比方: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4)舉例說明,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據統計,死海水里含有多種礦物質:有135.46億噸氯化鈉(食鹽);有63.7億噸氯化鈣;有20億噸氯化鉀……”。這種列舉確切數據的說明方法,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把各種鹽類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一句中“23%~25%”符合客觀事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