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首(含試題)
【單元篇目】
十. 唐詩三首: 《夢游天姥吟留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琵琶行》
十一.宋詞兩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十二.宋詞兩首: 《雨霖鈴》 《揚州慢》
十三.元曲一首: 《哨遍·高祖還鄉》
【考點導釋】
本單元主要是學習欣賞古代詩歌,課文作品選的是唐詩宋詞元曲的名作名篇。古代詩歌的藝術欣賞重點是風格、意境、用典的賞析理解。風格是作家在立意和語言運用中的各自特色,就唐詩而言,主要有李白的清新飄逸浪漫主義、杜甫沉郁頓挫的現實主義和白居易的新樂府詩以及田園詩、邊塞詩等不同風格;就宋詞而言主要有以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為代表的婉約派。風格的欣賞一定要注意作者的生活經歷和作品的語言特色。意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圖景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往往形象鮮明, 情景結合,物我交融,讀者如臨其境,很有感染力。意境的欣賞一定要能在表面的景物描寫中領會作者內在的思想感情。用典是指在作品中運用人們熟知易解的典故,用得好,往往能產生言簡意賅的效果。用典的欣賞,一定要弄懂典故的內在含義。
此外,還應掌握有關的詩詞的格律知識,如古體詩、近體詩、絕句、律詩、詞、曲、平仄、壓韻、對偶、調闋等的有關基本概念和格律知識;還應能欣賞作品表達技巧,如賦、比、興、擬人、夸張、排比、對偶、襯托、對比、煉字等。
十 唐 詩 三 首
導標顯示屏幕
1. 重點理解唐詩中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不同的創作風格;
2. 重點注意 分析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產生的原因和表達途徑及技巧;
3. 熟讀課文,背誦名篇、名段、名句。
4. 了解唐代七言古詩的特點:篇幅長,容量大、用韻活;
導學點撥窗口
【探海導航】
先根據課本上的預習提示和注音注解,疏通字詞句,并反復誦讀幾遍,弄清大意。然后再逐項思考兩個問題:本詩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在表現手法上具有什么樣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技巧?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應從作者當時因遭權貴排擠離開長安的身世遭遇中體會夢幻中的仙境與現實人生的對立差異及作者的雄奇奔放的浪漫主義的創作風格;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應特別注意當時的國家形式和作者的個人處境,去理解他推己及人甘于犧牲的思想境界及作者沉郁頓挫的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白居易的《琵琶行》應注意從作者的處境來理解作者的心情和詩中描寫彈奏琵琶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