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可愛的人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了解通訊的文體特征。
2.掌握本文圍繞中心精心選材、巧妙組材的特點。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搜集、篩選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學習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培養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
學習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戰士們的崇高精神。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本文真實地報道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跡,表現了志愿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強烈的國際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告訴我們:志愿軍戰士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二、結構內容
這篇通訊通過敘述志愿軍戰士的三個典型事例,深刻地揭示了他們的崇高思想境界,歌頌了他們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熱情地贊美了志愿軍戰士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第一個事例是松骨峰戰斗,具體體現志愿軍戰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一神圣任務,表現了志愿軍戰士對敵人的刻骨仇恨,與敵人頑強戰斗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體現了戰士們意志的堅忍剛強。第二個事例是馬玉祥火場救朝鮮兒童,表現了志愿軍戰士熱愛朝鮮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不僅體現了戰士們品質的純潔高尚,而且具體體現了對朝鮮人民的援助。為了展示他們崇高精神境界的思想基礎,又寫了第三個事例:雪中話苦樂,揭示了戰士們的幸福觀、苦樂觀,表現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體現了戰士氣質的淳樸謙遜,胸懷的美麗寬廣。三個事例共同揭示"志愿軍是我們最可愛的人"這個中心,表現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前兩個事例,從對敵人的恨,對朝鮮人民的愛的角度表現,第三個事例,著重揭示戰士的心靈美,是產生前兩個事例的基礎。記敘每個事例之后,都有自成一段的集中的抒情議論,感染讀者,使讀者的感情與作者發生共鳴。三個事例以后的抒情議論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使讀者的認識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寫作特點
1.主題鮮明,選材典型
志愿軍戰士是我們最可愛的人這一主題,在文章中表達得極為鮮明突出。首先,標題以提問的形式直接切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文章的第一部分,用飽含激情的語言,扼要地明確地指出,志愿軍戰士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概括地寫出志愿軍戰士的偉大可愛,給讀者一個總的認識。文章的第二部分具體生動地記敘了三個典型事例,即松骨峰戰斗、火中救朝鮮兒童和雪中話苦樂,深刻地揭示了志愿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他們的高貴品質。文章的第三部分,在具體事例敘述的基礎上再一次強調主題,并向讀者提出了熱烈的希望和要求:要意識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要愛我們最可愛的人。
2.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這篇通訊在安排處理材料上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剪裁得體。如松骨峰戰斗要表現志愿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以文章只選取這個戰斗的核心部分,至于投入戰斗前的如何接到命令,如何作戰前動員,如何行軍等都裁去了。這個連隊打到最后怎樣了,后續部隊又是如何接替他們堵住敵人的,也都裁去了。文章恰當地運用剪裁不僅可以更集中地表現主題,而且也使文章更加精練。
詳略得當。文章的詳略安排也是表達主題的需要,可以使文章重點突出,主題更鮮明。如寫松骨峰戰斗,作者詳寫戰斗任務的艱巨:兵力少(一個連),時間緊(志愿軍"趕到書堂站時,逃敵也恰恰趕到那里"),環境險("匆匆占領了汽車路邊一個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岡"),頑敵兇("三十二架飛機,十多輛坦克發起集團沖鋒");同時詳寫了激戰后戰士們犧牲的各種姿式:"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倒在地上的,……彈體上沾滿了腦漿……"這些詳寫都表現了志愿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前者突出他們不怕困難,蔑視敵人,后者突出他們奮不顧身,英勇頑強。與此相反,戰斗經過卻寫得較略,既避免了簡單重復,又使文章緊湊,不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