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走上辯論臺》教案4
淳安縣南山學校教案 課題:綜合性學習:走上辯論臺 (共 1 課時第 1 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并獲得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心理品質;3.培養學生運用資料來闡述自己觀點的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耐心傾聽、尊重他人發言的良好的交際習慣。重點與難點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并獲得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 養成耐那閭⒆鷸廝朔⒀緣牧己玫慕患氏骯擼?/div>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資料 教 學 過 程(一)指導與建議1.三項活動,任選一項,分組進行,教師調控,注意分組大體均衡。2.提前布置,讓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準備,實際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據,形成觀點。這一過程不可輕視,因為搜集、篩選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也是學習方式和習慣養成的過程。3.在學生搜集、篩選資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如圖書館、網絡等,還應倡導資源共享,合作學習。4.三項活動盡管都是討論、辯論,但比較而言還是同中有異,各有側重。下面分別加以說明:上網,在現代人的業余生活中漸漸占有重要地位,成為閑暇娛樂、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但網上也確有寶藏與垃圾并存的情況,教師在這一方面加強引導很有必要。“上網利弊談”,是一項側重于討論的活動,雙方都承認上網有利有弊,但其觀點并不完全一致,根本分歧在“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上。雙方的意見都有道理,只是考察的著眼點不同而導致結論不一。教師在指導這一活動時,要讓雙方充分展開討論,激發雙方把自己的觀點說透,以利于對上網有個全面而理性的認識,進而讓學生在以后的文化生活中正確對待上網。“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嗎”,盡管也是一項討論活動,但和前一項活動有所不 教 學 過 程 同,這一活動辯論的色彩要濃一些。教師在指導這項活動時,要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比如,在人文學科中,答案常常是豐富多彩的,而在自然科學中答案有時只有一個,有時也是多種多樣的。要引導學生不能固執己見,僅僅停留在“只有一個”或“不止一個”的堅守上,而要擺出文學藝術中、科學中、生活中的道理,以理服人。這樣才能廣開思路,活躍思維,甲乙雙方都可以從對方論辯中得到啟發。當然,編者所設置的這兩個議題,是有其觀點傾向的,希望通過辯論來突破傳統思維的單向定勢,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求異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關于克隆的爭議”,這是關涉到科技發展與道德倫理之間的關系的討論。正如課文《奇妙的克隆》一文所言,“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關于克隆的爭議”的主題活動,實質上是涉及到科學和道德的兩難問題。因此,要開展好這一活動,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對這門科學(克隆)和由此涉及的道德問題有所了解、認識,了解什么是克隆技術,克隆與人類生命有何關系,什么是倫理道德,倫理道德所堅持的是什么,克隆在哪些方面涉及倫理道德,等等。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幫助人類逢兇化吉,同時,也有可能招致人類對自我的遺棄,對人類生命倫理、尊嚴的踐踏,“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在這一問題上得到更為突出而深刻的體現。通過討論,除了達到口語訓練、思維訓練的目的外,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特別的關注:(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的關系,推動學生深入思考如何運用科技之劍,讓科學技術不僅造福于人類,同時也能提高人類的道德水平,為學生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礎;(2)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帶來深廣的社會變革,這場變革不僅意味著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會引發一系列價值觀包括倫理道德觀的重整和轉變,因而我們也不能固守傳統,僵化在傳統的思維模式以及倫理觀念中,不能以傳統觀念作為唯一正確的標準來衡量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及價值理念,面對現代社會,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必須有所完善和提升。5.關于口語與作文的指導。要注意指導學生在活動中鍛煉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本次活動對口語交際的指導主要是,在討論、辯論中要做到態度誠懇,語言得體,闡述觀點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等。教材對本次作文的要求是“觀點明確,材料充實,條理清楚”,其他未作限定。但是從教材提出的要求來看,以議論性文體為主。教師可指導學生從三個問題的討論中,選取一個議題,在查閱資料、與同學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要注意的是不要淹沒在別人的、既有的觀點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心得,哪怕這一點心得還比較幼稚。(二)活動評價1.本次活動每位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有參與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的態度和參與的過程;其次,要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特點等,因為,在本次活動中,能夠反映學,因為,在本次活動中,能夠反映學的思維特點,有的認識問題追求深刻,有的認識問題傾向全面,有的認識問題熱衷新穎獨特,有的認識問題講究辯證……這些不同的個性特點都應予以保護,尤其要對那些新穎獨特的思維方式要給予理解和尊重,但要防止學生認識問題過于偏激,思考問題走入極端;再次,要注意評價學生在討論、辯論過程中表現出的文明修養,這是交際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2.要注意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次綜合性學習的三項活動都有討論、辯論意味,因此,也可以用討論的形式來對本次活動進行評價,既可以在討論中進行相互評價,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3.教師的評價宜從三個方面展開:(1)評價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的互評和自評進行再評價;(2)對于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突出、積極主動、大膽發言的同學理應給予充分的肯定性評價,但也要特別關注那些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而在活動中也能參與的同學,即使他們表現得并不活躍,只要參與了就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4.可以把作文講評與活動評價適當地聯系起來。比如,在活動過程中善于搜集材料,勤于思考,積極發言,寫起作文來也就容易做到內容充實,觀點明確。(三)參考資料1.網絡:光明?黑暗?(魏一帆)光明與黑暗本是一對冤家,但“不是冤家不聚頭”。“世界上既沒有純粹的黑暗,也沒有純粹的光明,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發現光明的曙光。”2.網絡無罪(劉超)自從1946年美國佛羅里達聯邦國立大學成功研制出第一臺計算機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55年了。在這55年里人類利用計算機以及計算機網絡──因計算機的發明而產生的一個比計算機更偉大的產品──不知創造了多少令人難以統計的財富,難怪有人驚呼智能時代的到來。3.克隆人是福音還是惡兆?“克隆人”的話題近幾年一直是科學界的熱門研究課題,但在社會各個領域都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爭議。 教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