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優化測控卷
一、積累與運用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瘧( )子 ②寒jìn() ③躥了一躥( )
④zè( )歪 ⑤颯()颯 ⑥陰慘( )
2.多音字、形似字注音組詞。
3.根據語境解詞并模仿造句。
①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
月明風清:
造句:
②她像央告那老頭子……
央告:
造句:
③那小船轉彎抹角鉆入了葦塘的深處。
轉彎抹角:
造句:
④……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
張皇失措:
造句:
4.填空。
《蘆花蕩》的作者是 ,選自《 》,本文是他的“ ”,他的另一篇小說是《荷花淀》,寫作年代是 。
5.閱讀小說要注意把握哪三要素?
二、閱讀
(一)
①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②敵人監視著葦塘。他們提防有人給葦塘里的人送來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隊伍會跑了出去。我們的隊伍還沒有退卻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飄回來,船艙里裝滿了柴米油鹽,有時還帶來一兩個從遠方趕來的干部。
③撐船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頭子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根竹篙。
④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頭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圍廣得很: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干部;而且不帶一枝槍。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給我,我什么也*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⑥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
⑦因為他,敵人的愿望就沒有達到。
⑧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敵人發了愁。
6.第①段中“呆望”一詞的具體內容有哪些?此段屬于 描寫,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7.第②段“……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薄啊〈诛h回來……”體現船行的什么特點?那我們猜想的是怎樣的撐船人?
8.文中對主人公“老頭子”的外貌描寫順序是 ,主要抓住哪個特點來刻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