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教學(xué)設(shè)計1
核舟記
【目的要求】
⒈學(xué)習(xí)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形式,以空間位置和物、人的主次為說明順序,有重點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⒉文言虛字的用法。
【課文分析】
一、加點字注音
⒈罔不因勢象形:w ǎn g
⒉嘗貽余核舟一:y í
⒊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jī
⒋其兩膝相比者:x ī
⒌而計其長曾不盈寸:c én g
⒍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h é
二、解釋加點字
⒈高可二黍許。大約
⒉其兩膝相比者。并
⒊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⒋其船背稍夷。平
⒌曾不盈寸。還
⒍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挑選
三、翻譯下列句子
⒈罔不因勢象形。
無不能根據(jù)木頭原來的樣子,摹擬著那些要制作的東西的形狀來雕刻。
⒉舟首尾長約有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小船從頭到尾大約有八分多長,大約兩粒黃米那么高。
⒊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兩個的膝蓋并在一起的地方,隱藏在畫幅下邊的衣服折紋中。
⒋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抬頭仰望,他的神情與蘇、黃不一樣。
⒌其人視端客寂,若聽茶色然。
這人正注視著茶壺,神色寧靜,好像在聽壺中的水開了沒有。
⒍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這是挑選桃核中狹長的刻成的。
四、結(jié)構(gòu)
本文是一篇實物說明文,結(jié)構(gòu)清晰。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奇巧人”王叔遠的雕刻技巧,交代核舟和王叔遠的關(guān)系及其雕刻的主題,給讀者一個總印象。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寫核舟及舟上的全部情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總計核舟上的人、物的項目和數(shù)目,以贊嘆核舟的藝術(shù)技巧結(jié)束全文。
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方式。分說部分按空間順序?qū)憽?P>
五、中心
文章細致地說明了“核舟”構(gòu)思巧妙,雕刻精細的特點,贊美了藝人的高超技藝,顯示了我國古代工藝美術(shù)的卓越成就。
【文言字詞】
⒈“為”
“中軒敞者為艙”,“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的“為”是“是”的意思,其余11個,“為”是“做”“雕刻”的意思。
⒉通假字
詘右臂支船 詘”通“屈”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橫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通“揀”
【習(xí)題】
用原文作答
⒈文中從哪幾方面寫“明人”的“奇巧”?
⒉作者用哪兩句話寫核舟的大小和船艙的格局?
⒊文中哪兩句話表明小舟是停放著的?
【習(xí)題答案】
⒈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⒉舟首尾長約八方有奇,高可二黍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⒊舟首尾橫臥一楫
摘自“湖北教育信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