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聯想與比喻”教案
授課內容: 作文中的聯想與比喻
課 型: 作文活動課
授 課 者: 徐勤靈
授課班級: 浙江省常山縣城關中學初二(5)班
教學目的:
1、由某物引發聯想,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2、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在作文中運用恰當精彩的比喻。
教學重、難點:
用恰當精彩的比喻為作文填色。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教師講述數字笑話:
A、1對7說:“你別以為把頭低著我就不認識你!”
B、7對2說: “下跪干什么啊?”
C、6碰到9,(大吃一驚): "哎,兄弟,怎么倒立著走路啊? "
D、學生猜:
0碰到 ( ) ,0不屑地說: "胖就胖唄,還系什么褲腰帶啊!
教師:瞧, 這些數字多么會聯想啊!這節課讓我們也好好表現一下,怎么樣?
板書課題: 聯想
(二)、活動階段:
1. 教師:我們先做一個小小的練習,造一個句子
"我由_____想起了_________"。
下面請同學們把造好的句子念出來給大家聽聽,好嗎?
[ 學生發言 ]
教師:贊評(以上同學善于聯想,句子選得很好,請掌聲鼓勵)
2.教師:接下來,我給大家幾個詞語,請告訴我你聯想到了什么。
a. “窗戶” (板書)
學生回答: 玻璃,眼睛,明亮,破碎……(教師點評,板書)
b. “美麗” (板書)
學生回答: 玫瑰,四大美女,生活,天空,寶石……(教師點評,板書)
c. 請學生互相出題,互相回答,充分展開聯想。
(三)過渡階段:
教師:大家回憶一下,平時我們寫作文的情況,往往是思維比較狹隘,想象不夠豐富多彩,這樣的作文是很難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的。同樣,如果我們能在構思作文時充分發揮自己的聯想能力,運用恰當精彩的比喻,那么作文就如同披上了彩色的外衣,使人眼前一亮。
(四)范文分析階段:
教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唐朝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段: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教師:這段對琵琶聲的描寫,成功地運用了各種比喻,十分經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它用了哪些比喻?
學生稍作討論回答,教師點評,明確:
a. “如急雨” “如私語”使大弦小弦的聲音非常形象化。
b. 用“大珠小珠落玉盤”和前面相比,更使得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同時顯露。
c. “鶯語花底” “泉流冰下”寫出了流暢和冷澀的樂聲,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
d.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使琵琶聲達到高潮。隨即收撥一畫“如裂帛”,嘎然而止,卻余音裊裊,回腸蕩氣。
(五)欣賞階段:
飄 走 的 紗 巾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有一塊美麗的紗巾。它的顏色是那般鮮艷,是橄欖綠,可又帶著幾分鵝黃的底子:是如煙的柳綠,可又像那蔥郁的草色,紗巾上,鑲著幾朵金花,正如暮春萬綠叢中閃耀著幾朵不凋的迎春。它輕柔,飄逸,是我童年的愛物之一。
然而,有一天,它飄走了……
那時,我還是個三年級的小娃娃。一天下午,天刮起大風,盡管風吹得我走不動,但我還是很高興:我可以戴那漂亮的紗巾了。相形之下,走不動又算什么!
我走在街上,脖子上紗巾向一邊飄,仿佛是兩片嫩嫩的翠葉在飛舞,忽然,天上飄起了雪花。噢,那原來是路邊的孩子乘風用紙片“造”的雪花。我也要讓天上下雪!一個念頭在我幼稚的頭腦中閃現。可是我沒有紙呀,一低頭,我看見了紗巾。
我摘下紗巾,風吹著它,它舞著,跳著;我笑著,叫著。忘情的歡樂,使我不由自主地松了手。一陣風,將它那輕柔的身子推舉起,飄然而去。它越飄越高,打著旋兒,折著筋斗,時而被吹開,時而擰成一團,就好象收不住舞步的姑娘。我奮力要抓回紗巾,但卻無濟于事,它依舊飄得那般高,那般輕柔。紗巾飄啊飄,終于不見了,或許溶入了空中的風,化作了天上的云,而留給我的只是一片淚光……
這是童年的舊事,那飄走的紗巾也永遠不會尋回,而今天,我確實又得到了一塊美麗的紗巾,那就是青春。
它并不能圍在我的脖子上,但卻充滿了我的整個的肌體,心靈。它依舊是迷人的綠色—跳動的綠色正是希望,生命與活力的象征;它依舊有金花,那正是閃耀在青春年華中的歡樂,友誼,幸福。這與童年的愛物相比,更是無價的珍寶。今天,它正在我的手中,但它會不會像那紗巾一樣隨風而去呢?怎么不會!越是美妙的東西,就越容易逝去。只要稍稍把握不好,它就會永遠地離開我。童年飄走的紗巾,留給我的是一片淚光,逝去了青春,留給我的將是眼角的皺紋,兩鬢的霜雪。淚水洗不掉心中的悔恨,嘆息也換不來流駕的歲月。失去了紗巾,可以再去購買;失去了青春,又去哪里尋回?讓青春從我身邊飄走,又是何等的可悲!要想把握住青春,就要依靠那雙有力的手。
童年,我曾飄走了一塊紗巾。今天,我要緊緊把握住這塊更美的紗巾,再不讓它飄走……
評析: 一塊美麗的紗巾由于童年的不慎飄走了,永不能尋回,而今天“我”又確實得到一塊美麗的紗巾—青春—更是無價之寶。紗巾丟失,可以再買,青春失去,哪里尋會?要把握住青春,就要依靠自己的雙手。這就是《飄走的紗巾》這篇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六)拓展階段:
上文將青春比作紗巾,請你同樣以“青春”為話題,寫一篇不少 于600字的作文,體裁不限,要求展開聯想,運用比喻,寫出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