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閱讀課文,領略我國園林的建筑美,注意體會作者簡明扼要樸實的語言風格。過程與方法:兩課時講授完成。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略我國園林的建筑美,注意體會作者簡明扼要樸實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
教具:錄音機、磁帶、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方法:講授法、點拔法
教學過程 及教學內容設計
一、 導語 導入 新課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天我們來學習。
二、 釋題、簡介文體
葉圣陶(1894——1988)江蘇蘇州人,原名葉紹鈞,字圣陶,作家,教
育家,編輯家,作品收集在《葉圣陶集》。
三、 錄音機朗讀課文,把生字和不熟悉的詞語畫出來,給它查字典,予以解
決題
1、錄音機朗讀課文,正音正音,查字典,解釋詞語,掃除閱讀障礙。
四、 看圖,齊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抓住的主要點。
1、 投影請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幅圖,具體講解每一個畫面的特點,教進
行引導點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用原文中一句話概括的總特征。
五、 分析課文結構特點,深入研究課文內容。
1、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些什么內容,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閱讀2—7自然段,確立說明對象,及之間的關系。
3、朗讀第二、9段,思考重點寫了哪些內容?
4、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如果作者不在此結尾,還要繼續寫下去的話,會再寫些什么呢?那為什么作者又不繼續寫下去呢?
5、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全文緊緊抓住總體特征的哪能一點來進行分析和說明的?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說明的順序及其作用。
2、了解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略我國園林的建筑美,
教學重點:說明的順序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
教具:錄音機、磁帶、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方法:復習法、講解法、歸納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及教學內容設計
一、 溫故知新,復習舊知
1、 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新詞。
2、 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 讀課文,思考:本文說明事物的順序如何?
討論并歸納:
從全文來說,從整體到局部;從各部分來說是從主到次,由大到小。
三、 歸納本文的說明方法,由學生舉例說明。
1、 作比較
2、 打比方
3、 舉例子
4、 描摹
四、 理解課文語言,體會本文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1、“可是在不同之中的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務必……完美的圖畫。帶點的詞是否可刪去,為什么?
2、比較“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與至于池沼,全文引作活水”這兩個句子,說說效果為何不同,并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三個同樣的句子。
3、“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可絕不講究對稱,好象故意避免似的,”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意肯定,一點不含糊,這同樣是用詞準確的典型例子,但要注意用得準確。